運動品牌緩慢復蘇有人歡喜有人愁
國內5家運動品牌在近期陸續公布了2014年的業績。其中,安踏、361度和匹克的營收和利潤均出現增長;李寧、特步雖然利潤下滑,但營收也在增長。與2013年營收、利潤雙降的業績相比,這幾家公司去年的整體表現令業界欣慰——他們正在從庫存以及關店的泥潭中爬出。
安踏是其中一個耀眼的代表。它去年的利潤為17億元,這個數字甚至大于特步、匹克和361度的利潤之和。去年,安踏對渠道做了深入的改革,從批發模式轉為零售模式,它與經銷商共享市場消息以及銷售數據,并提供精準的訂貨指引,鼓勵他們靈活補單。安踏門店在去年為7622家,同期減少了135家,門店的效益同比提高了24.7%。
安踏現在正發力多品牌戰略去迎合不同的消費者。目前公司已經有安踏、FILA、兒童等多個產品線。安踏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今年的目標是破百億營收。“體育行業正在復蘇,但很多企業短期內很難恢復到原來的狀態,除了安踏之外,其他依然還在痛苦的轉型階段。”北京關鍵之道體育咨詢公司CEO張慶說。
在2012年,憑借贊助體育賽事等營銷手段以及代理商模式而賺得盆滿缽滿的體育品牌們都患上了渠道病。因為層層分銷體制導致信息溝通效率低下,品牌方難以從終端消費者身上獲取有效的數據并跟蹤精確的庫存,以至于陷入危機。從那個時候起,供應鏈的調整便成為他們的主旋律。
和安踏一樣,特步去年也進行了分銷渠道的優化,將分銷商的數目從28個增至37個,并關閉效率低下的門店250家,以實現庫存的正常水平。過去專注于“時尚體育”的特步現在則決定向“專業體育”轉型。不過,這也意味著從產品的研發、設計、渠道、零售的全盤變化,能否做好,還待觀察。
2012年時的老大哥李寧,盡管率先進行渠道變革,但因為涉及多方利益而壓力重重。去年11月,創始人李寧不得不重返連續虧損3年的公司,接替行政總裁一職。今年初,李寧建立了包涵市場分析、銷售渠道策劃、消費者溝通方案等7大類別的核心事業部。與此同時,它開始和小米公司合作,做智能硬件。
361度則將重點放在兒童市場,去年,它的童裝門店由2013年的1858家增至2142家。它還和百度[微博]合作,開發了帶有追蹤和測步功能的智能童鞋。361度去年的利潤增幅高達88.2%,至3.97億元,但其中1.1億元是應收賬款的撥回,如果剔除這個因素,去年凈利潤為2.87億元。該公司上半年凈利潤為2.63億元,下半年的利潤只有兩千多萬元。這也導致了其財報公布后,股價狂跌15%。
被安踏搶去CBA贊助資格的匹克則向海外發力。去年,匹克在國外市場的銷售額達到6.5億元,在總營業收入中的占比增長了23%。但是資本市場似乎對這個排名第五的企業抱有疑慮,盡管營收、利潤雙增,但在財報公布當天,匹克的股價微跌了0.91%。
它們復蘇進程中,無法忽視的敵人還有耐克和阿迪達斯。阿迪達斯去年大中華區的銷售額為18.11億歐元(122.74億元人民幣(6.2077, 0.0022, 0.04%)),是2010財年以來的連續第五年增長。即使安踏今年實現銷售額能過百億,差距依然不小。而中國品牌們發力的童裝和智能硬件,阿迪達斯早就開始布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