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仍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眾所周知,一些美國企業正在將他們的生產制造從中國轉向其他國家。例如去年Coach宣布,為了應對上漲的勞動力成本,將會把其在中國50%的制造業務轉移到其他低成本國家。而據報道Adidas也準備關閉他們在蘇州的直屬工廠。基于這些實際案例,我們經常從一些跨國企業高管那里聽到關于中國勞動力成本較高的評論。但是他們可能不太理解,中國幅員遼闊,各個省和自治區在文化、方言和經濟上都有著巨大的差異。
沿海地區和大城市,例如上海,目前工資水平確實處于較高水平,但還是有許多地區工資仍然處于較低水平,尤其是內陸地區。這對于完全不需要在沿海地區進行生產制造的企業而言是非常有利的——例如公司的產品是供應其他在中國的生產企業或消費者,或者是供應可通過地面交通運輸到達的出口市場(例如中歐、東歐、泰國、越南等)。例如某一針對國內消費者和國際品牌代工的服裝生產企業最近就決定將其工廠從廣東搬遷至四川,此次搬遷預計將使勞動力成本降低約40%。
同時內陸地區的稅收優惠政策和不斷提升的基礎設施也在吸引著許多跨國公司。目前40%的財富排名500強企業已經在西南地區的成都和重慶落戶。同時位于中國中部的湖北省省會武漢,借助當地較低工資水平和高教育水平勞動力,也吸引了許多企業前往設立生產基地,與傳統生產基地城市,如深圳展開了有效的競爭(見表1)。
武漢吸引了蘋果、戴爾和其他許多創新型企業前來設廠。同時知名跨國醫藥企業輝瑞公司也從該地區招收了大量的大學畢業生加入其位于武漢的研發中心,該研發中心負責為輝瑞在全球不同區域的藥物臨床研究項目提供支持。
勞動力工資僅僅是公司工廠選址評估的一項考慮要素。其他重要考慮因素還包括設計和生產能力,以及掌控整個供應商網絡的能力(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配套供應能力、在不同供應商合作伙伴之間進行有效整合的能力、規劃和預測的能力等)。
為了確定中國和其他國家相比作為生產基地的整體價值,L.E.K.咨詢分析了低成本國家的經濟形勢以及不同地區和產品的直接生產成本。
在總制造成本層面,中國遠遠低于發達國家,例如美國,并與其他低成本國家處于近似水平(見圖1)。即使中國未來五年有超過10%的工資增速預期,五年后中國的總制造成本也僅僅比其他低成本國家略高,并且繼續低于美國的現有水平。此外勞動力成本僅占總制造成本的20%~30%,并且這一成本不會單獨推高總產品生產成本。而且在企業評估他們制造工廠的選址時,中國的熟練勞動力將發揮明顯優勢。
總的來說,中國已經成為領先的全球制造基地,與其他還在完善初步基礎設施建設的低成本國家相比,有著顯著優勢。同時中國已經建立了有能力為全球創新型公司生產制造其復制產品和設計能力的聲譽。并且全球的創新型公司,例如蘋果公司,正在將他們的一些最新產品的生產轉向中國。
同時與本土企業合作的模式對一些跨國公司越來越有吸引力了。偉世通(Visteon)公司及其在中國的汽車空調合資公司——富奧偉世通(FAWER Visteon)空調控制系統公司,利用自身世界一流的制造能力和本地化的設計服務,正在為眾多的中國及全球的汽車制造商提供制熱和制冷產品及系統。該公司擴張了其在長春的生產規模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
啟示:當公司考慮在中國生產的整體價值時,不能僅僅關注于勞動力工資。許多其他亞洲國家盡管工資較低,但是可能有運輸物流上的不足或者其他供應鏈方面的不確定因素,這些都可能會導致整體成本和風險的上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