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基礎之會計名詞解釋
學習會計首先要了解會計的各種名詞,奠定會計基礎,這里總結了一些會計的基礎名詞及其解釋,希望方便大家的學習。
1. 會計的反映職能:是指會計通過確認、計量、記錄、報告,從數量上反映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已經發生或完成的經濟活動,為經營管理提供經濟信息的功能。
2. 會計的監督職能:是指會計具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會計反映所提供的經濟信息,對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控制,使之達到預期目標的功能。
3.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并利用專門的方法和程序,對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完整的、連續的、系統的反映和監督,旨在提供經濟信息和提高經濟效益的一項管理活動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4. 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或會計假設):是指為了保證會計工作的正常進行和會計信息的質量,對會計核算的范圍、內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并在此基礎上建立會計原則。
5. 持續經營:是指會計核算應以持續、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為前提,而不考慮企業是否將破產清算。
6. 貨幣計量:是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及經營成果,或其他單位的經濟活動都通過貨幣計量予以綜合反映,其他計量單位雖也要使用,但不占主要地位。
7. 有用性原則:又稱相關性原則,是指會計核算所提供的經濟信息應當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會計提供的信息要同決策相關聯。
8. 一貫性原則:是指各個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處理會計業務的方法和程序在不同會計期間要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隨意變更,以便于對前后時期會計資料進行縱向比較。
9. 配比原則:是指對一個會計期間的收入和與其相關的成本、費用應配合起來進行比較,在同一會計期間登記入賬,以便計算本期損益。
10. 權責發生制原則:是指企業應按收入的權利和支出的義務是否屬于本期來確認收入、費用的入賬時間,而不是按款項的收支是否在本期發生。
11. 資產:是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并能為企業提供未來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
12. 負債:是企業所承擔的能以貨幣計量,需以資產或勞務償還的債務。
13. 所有者權益:是企業投資人對企業凈資產的所有權。
14. 收入:指企業由于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提供他人使用本企業的資產而發生的或即將發生的現金(或其等價物)的流入,或債務的清償。
15. 費用:指通過配比方式確認的為取得收入而發生的各種耗費。這個定義是指狹義的費用,僅限于同提供商品和勞務有關的資產耗費,即營業費用。廣義的費用,還包括投資損失、營業外支出和所得稅費用。
16. 會計科目:是對會計對象具體內容即會計要素進一步分類的項目。
17. 賬戶:是對會計要素進行分類核算的工具,它應以會計科目作為它的名稱,并具有一定的格式。
18. 復式記賬:指對發生的每一項經濟業務,都以相等的金額,在相互關聯的兩個或兩個以上賬戶中進行記錄的記賬方法。
19. 簡單會計分錄:指一個賬戶借方只同另一個賬戶貸方發生對應關系的會計分錄,即一借一貸的會計分錄。
20. 復合會計分錄:指一個賬戶借方同幾個賬戶貸方發生對應關系,或相反,一個賬戶貸方同幾個賬戶借方發生對應關系的會計分錄,即一借多貸或多借一貸的會計分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