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禮儀;介紹他人 尊者優先
介紹他人:是作為第三方為彼此不相識的雙方引見、介紹的一種介紹方式。介紹他人通常是雙向的,即將被介紹者雙方各自均作一番介紹。
介紹他人的時機:遇到下列情況,有必要進行介紹。
1、與家人外出,路遇家人不相識的同事或朋友。
2、本人的接待對象遇見了其不相識的人士,而對方又跟自己打了招呼。
3、在家中或辦公地點,接待彼此不相識的客人或來訪者。
4、打算推介某人加入某一方面的交際圈。
5、受到為他人作介紹的邀請。
6、陪同上司、長者、來賓時,遇見了其不相識者,而對方又跟自己打了招呼。
7、陪同親友前去拜訪親友不相識者。
介紹他人的順序:
為他人作介紹時必須遵守“尊者優先”的規則。
把年輕者介紹給年長者;把職務低者介紹給職務高者;如果雙方年齡、職務相當,則把男士介紹給女士;把家人介紹給同事、朋友;把未婚者介紹給已婚者;把后來者介紹給先到者。
介紹時應注意事項:
1、介紹者為被介紹者介紹之前,一定要征求一下被介紹雙方的意見,切勿上去開口即講,顯得很唐突,讓被介紹者感到措手不及。
2、被介紹者在介紹者詢問自己是否有意認識某人時,一般不應拒絕,而應欣然應允。實在不愿意時,則應說明理由。
3、介紹人和被介紹人都應起立,以示尊重和禮貌;待介紹人介紹完畢后,被介紹雙方應微笑點頭示意或握手致意。
4、在宴會、會議桌、談判桌上,視情況介紹人和被介紹人可不必起立,被介紹雙方可點頭微笑致意;如果被介紹雙方相隔較遠,中間又有障礙物,可舉起右手致意,點頭微笑致意。
5、介紹完畢后,被介紹者雙方應依照合乎禮儀的順序握手,并且彼此問候對方。問候語有“你好、很高興認識你、久仰大名、幸會幸會”,必要時還可以進一步做自我介紹。
相關鏈接:
其實,人與人相處,除了以“語言”表達溝通信息外,“肢體語言”也占了重要的作用,有時候,雙方即便不說話,但兩人的肢體互動狀態卻可以使對方明白一切。
“安全距離法”就是在雙方還沒有開口說話前,尊重對方有“自主空間”的要求。
例如,當客人進入店內時,店員讓客人先舒放一下身體,隨意瀏覽商品。約一兩分鐘后,若客人發出聲音詢問,或者抬高眼神尋找店員時,這時就表示客戶歡迎店員靠近他(她)的“自主空間”了。
例如,辦公室的同事們,不論是主管,還是平級的同事,也都有默契的、屬于個人的“自主空間”,通常是以自己辦公桌為中心的方圓幾步內。當我們有事去協調或交辦時,一定要站在對方的領地之外,讓他(她)有足夠的安全感。
例如,當主管匆匆從外面進入辦公室時,最好不要馬上跟他討論事情,真有急事商量也需要等他休息幾分鐘,然后敲敲他的門,后市站在距他辦公桌一米處,問道:“我方便跟您討論一件事嗎?”
總之,只有在“自主空間”內得到足夠安全感的人,他(她)才容易敞開心扉,愿意和我們溝通。常有一些百貨銷售員,從我們一進店門,就緊跟在我們的身邊,介紹這,介紹那,給我們很大的壓迫感,使我們急于想離開這個空間。造成這種適得其反的結果,往往是他們不了解自、不尊重他人“自主空間”的緣故。
根據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愛德華·赫爾的研究,個人方圓0.5米內位親密領域,只有很親近的人才能靠近,例如配偶、子女、好友或兄弟姐妹等。個人方圓0.5米至1.25米以內為個體領域,靠近的人可以是同事、同學、學生、一般朋友等。
方圓1.25米至3.5米為社會領域,此區域內可以是客戶、鄰居、泛泛之交等。方圓3.5米以外,屬公眾領域,你和他偶爾相見,彼此還是陌生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