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涂層技術研究勢在必行
當今,越來越多的紡織品朝功能化、差別化方向發展,涂層工藝已是實現功能化產品的一個重要手段,一些普通面料可以通過涂層來提高產品檔次,增加產品附加值。不同的涂層生產線紛紛冒頭,僅盛澤地區涂層生產線就已經發展到了200多條,但由于國內大多數涂層廠家的設備和工藝都比較落后,加工產品的檔次也比較低,導致同行業之間價格競爭異常激烈。此外,盡管國產涂層配套助劑機設備雖然已能滿足最基本的需要,且價格和供貨的便利性優勢很明顯,但在品種和質量上尚有一定的距離。
盛澤吳江壇丘彩涂廠承擔研制的蘇州市級新產品"可呼吸又可防紫外線多功能涂層織物"通過了有關部門的鑒定。鑒定專家認為,該產品經過反復實驗,通過采用先進技術將防水、透濕、和防紫外線功能相結合、制成了一種穿著舒適又能夠保護人體免受紫外線傷害的新型涂層織物面料。在前期的試生產階段,客戶對產品的內在功能和外觀質量表現出了很高的滿意程度。該產品的成功推出,對國內產業用涂層工藝的進步起到了一定的帶動作用。
與此同時,目前市場上應用的許多涂層整理劑和添加劑都存在生態問題,在我國紡織品涂層中,很大部分產品還是采用易燃、易爆的溶劑型涂層劑加工生產的,不僅對環境造成很大污染,而且對人體健康構成很大威脅,在出口中面對歐美"綠色壁壘"時,更是越來越多地受到限制。
浙江佳禾無紡后整理有限公司技術經理趙新哲指出,不同的后整理涂層劑,在非織造布表面形成薄膜的效果也不甚相同。而且涂層產品的質量除了與涂層劑的種類和品質有關外,還與涂層劑成膜的質量有關。目前國內大多數后整理企業采用的是涂層溶劑揮發物理成膜技術以及熱熔成膜技術。雖然涂層劑形成的薄膜與基體并沒有完全融合在一起,但涂層劑還是可部分深入非織造布表面凹凸的部分。盡管可以賦予涂層后產品耐久性,但是會導致涂層后產品厚度的增加,同時使產品手感變僵硬,且并不十分環保。
五邑大學教授杜文琴表示,生態紡織品涂層整理技術與人類生存的生態環境密切相關,要發展生態型涂層植物產品,應圍繞提高質量性能和增加涂層劑新品種兩個方向開展研發工作。其中,選擇生態纖維原料,是生產生態紡織品的重要途徑,如Lyocell纖維、天然彩色棉花、聚乳酸纖維(PLA)、甲殼素纖維、大豆蛋白質纖維、竹纖維、可降解合成纖維和用回收材料制成的纖維等,當然以這些生態纖維為原料的涂層整理還有一系列技術問題需要解決。而涂層加工助劑和添加劑發展使涂層材料由單一組份向復合型發展,產品由單功能向多功能發展,可使涂層產品不斷地推陳出新,趕上世界潮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