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作業有限制 出工時間看氣溫
進入6月,一些地區迎來高溫天氣,高溫津貼也到了發放時間。關于高溫權益,你知道多少?
法規解讀:按照國家《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規定,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40℃以下時,用人單位全天安排勞動者室外露天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小時,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國家規定,且在氣溫最高時段3小時內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37℃以下時,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業勞動者加班。此外,不得安排懷孕女職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及溫度在33℃以上的工作場所作業。
法規解讀:按照《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為高溫作業職工提供符合要求的個人防護用品,以及足夠的防暑降溫飲料和必需的藥品,而且不得充抵高溫津貼。高溫津貼的發放標準各省不同,江蘇省的標準是每人每月200元,支付時間為4個月。高溫津貼被納入工資總額。
法規解讀:《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因高溫天氣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的,用人單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同時還規定,勞動者應當服從用人單位合理調整高溫天氣作息時間或者對有關工作地點、工作崗位的調整安排。這里面有兩層含義,一是高溫天氣用人單位可依法調整室外露天作業職工的相關工作安排,比如把室外露天作業職工臨時調整到室內溫度較低的區域作業,但不得超過一定的合理限度;二是用人單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因高溫停工職工的工資。
法規解讀:按照《職業病防治法》和《職業病分類和目錄》等相關規定,因工作場所高溫導致的職工中暑應當認定為工傷。職工在高溫環境下工作,一旦中暑,職工或者現場人員應立即向用人單位報告,由用人單位在24小時內向當地勞動保障部門報告并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已參加工傷保險的職工,醫療費用將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如果用人單位沒有參加工傷保險,醫療費用應該由企業承擔。職工因中暑等工傷進行治療期間,在停工留薪期內,用人單位必須按原標準支付工資及相應補貼。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