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把年假攢到年底“壓哨”休嗎?
職工扎堆年底休假,已經漸漸成為職工和企業之間的一場拉鋸戰,職工想要在忙碌的年底獲得休息,而企業則要在捉襟見肘的人員中保證工作任務,甚至使出一些“非常手段”。
在這場拉鋸戰中,職工們的普遍心聲是什么?攢年假到年底究竟是有意為之還是無奈之舉呢?對此,本報聯合微信公眾號“有你安Union”發布了一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有近三成的職工喜歡把年休假攢到年底,多數人選擇留著年假是為了應對年底的各種狀況。而面對企業的難題,延后公休、調休等成了職工們普遍接受的做法。
年底,不僅是不少企業忙碌之際,也是很多職工“忙”休假的時候。積攢了一年的年休假,不少職工都喜歡在年底一次性用掉,當有限的年底時間遇上眾多盼望休假的職工,一場矛盾不可避免。
所謂的年休假,指的就是職工享受的帶薪年假。在我國,按照法律規定,職工可享受5-15天的年休假。而在一些外企、私企中,也有20天甚至更長的年休假。作為一家創業公司的“90后”老板小周,原本對職工休假極為看重的他,卻也因職工扎堆休假而經歷了不小的考驗。
“本來我們公司也成立沒有多久,人員也不多,創業公司平時又很忙。所以我的想法就是既然在工資等方面競爭力不夠,那就要在年休假等軟性福利上做好,所以年休假這一塊一直也比較‘慷慨’。”小周告訴記者,對于剛進職場的新人,他都會給予10天左右的年休假,并且鼓勵職工休假,沒有想到,這卻讓他自己苦不堪言。
“上半年的時候還沒有反應過來,等到下半年的時候才發現職工手上的假期都很多,尤其是到了11月、12月份,休假的職工越來越多,甚至出現了一個部門里面一個時間段只有1、2個人不休假,需要互相輪班頂崗的情況,工作進度也因此耽誤了一些。”小周坦言,為了能夠讓公司維持正常運轉,他到處“求人”上班,甚至給出了調休等補償條件,年底的這段時間“整個人都憔悴了”。
不過,年底的扎堆休假,不僅企業“吃不消”,對于職工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難題。不僅有人事為排班而焦頭爛額,也有職工為了能夠在“檔期滿滿”的年底被批準放假而超時加班工作。不僅如此,由于年底職工扎堆休假,留著的職工往往也要承擔比原來更重的工作任務,這些都成了年底職工扎堆休假帶來的種種困擾。
其實,職工年底扎堆休假已經是職工和企業之間一個較為常見的矛盾,前有職工為休假“奇葩借口”頻出,后有企業老板為滿足職工休假到處找人頂班,這一場年底休假,成了幾家歡喜幾家愁的“幸福的煩惱”。
加上年底往往是很多企業最為忙碌的時候,為了能夠緩解職工扎堆休假帶來的“陣痛”,有的企業以金錢換取時間,通過補發獎金等形式“買回”職工的休假,也有企業推遲了年休假,讓職工可以在第二年的前幾個月休掉剩余公休……種種舉措的推出,無非就是希望職工能夠錯峰休假。但是對于職工來說,將假期留到年底,似乎有著不一樣的意義。
在此次的調查中,年底休假,是近3成網友的選擇。有半數網友表示不會把年休假攢到年底,另外有20%的受訪者表示說不清楚。對于喜歡把年休假放在年底的原因,“留著年休假以備不時之需”成為多數(79%)受訪者的首選,其次則是工作忙、拼假等原因。
已經工作10余年的莫小姐,對于年休假有著自己的盤算,她總會在年底留著2-3天的年休假,以備不時之需。“一般我都是年初休2天,用作春節期間的過渡。然后會在暑假的時候休5天,帶兒子出去旅游,等到年底那兩個月,如果沒有什么特殊情況一般會留個2、3天的公休,也是為了預防突發狀況吧,畢竟年底的時候事情會相對多一些。比如去年年底,家里就突然來了親戚,留著的公休就起了作用。”
相比于莫小姐的“精打細算”,剛工作不滿3年的小張則“單純”許多,“反正平時也沒有什么事情要休假,還不如留著,萬一有用呢。等到年底的時候,想出去玩就出去玩幾天,不想出去就干脆休假在家里休息,不是挺好的。”小張告訴記者,今年他的5天年休假到最后一個月前一天都沒用,“等到12月的時候,我請了5天假,連著兩個周末一共休了9天假,忙了一年多徹底放松了一把。”
當職工年休假的愿望和企業的實際工作安排有沖突的時候怎么辦?企業能否強制禁止職工休假呢?以工資抵假的做法又是否可行呢?在本次調查中,有31%的網友希望企業能夠將年底用不完的年休假調休,有37%的受訪者希望企業延長年休假的期限,有24%的受訪者則希望以工資等形式補償。
對此,唐毅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唐毅表示,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年休假可以在1個年度內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安排。
因工作特點等原因可以跨1個年度安排年休假,不能安排職工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如企業不能安排休假,對于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應該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唐毅律師也建議,用人單位應有效行使統籌安排年休假的權利,讓員工分散休假,不要在年底扎堆休假,影響正常的生產經營。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