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價格緩升 后期仍需謹慎
經濟體的需求仍未根本改善、國內人民幣升值明顯以及節能減排壓力增大等因素的影響,后期PTA價格大幅上漲的空間并不大。
截至2010年9月17日,根據中纖網數據,PTA內盤價格為7500元/噸,較7月16日的6900元/噸(2010年初以來的最低價)回升了600元/噸;期貨價格方面,17日PTA主力合約1101收盤于7892元/噸,價格較7月15日PTA合約最低價格7214元/噸,提高了678元/噸,期現價格變化趨勢以及幅度相近。
多重因素支撐PTA價格回升
從上游原料來看,2010年5月原油價格受歐盟主權債務危機的沖擊,回落至價格低位,而后期隨著歐債危機影響的減弱,全球經濟整體依然保持復蘇態勢,WTI期貨8月均價升至76.67美元/桶,環比雖然僅增長0.55%,但已經連續3個月環比回升。此外,與原油價格正相關的CRB指數,從6月7日低位450.47開始明顯回升至9月17日的530.24點,上漲了79.77點,且已經漲至2010年初以來的最高點;而與原油價格負相關的美元指數8月11日雖然大幅回升至82.43點,但9月以來卻呈現震蕩下行跡象。原油價格的回升則成為了PTA價格的回升的源頭支撐力量。
而從石腦油價格來看,據卓創資訊數據,國內外的石腦油價格同樣在回升。2010年9月1日,中石油上調石腦油內供結算價格294元/噸至4913元/噸,中石化9月份石腦油出廠價格亦上調為5310元/噸;國際方面,2010年8月新加坡石腦油離岸價(FOB)為73.30美元/桶,日本到岸價(CFR)674.97美元/噸,環比分別增長了7.20%、6.45%。此外,據中纖網數據,2010年8月,PTA上游直接原料對二甲苯(PX)外盤均價為930元/噸,環比則增長了7.95%,9月10日,PX外盤價則漲至975元/噸。
從下游紡織產品的需求情況來看,紡織出口持續回升,同時紡織傳統“金九銀十”季節性效果正逐漸體現,從而成為拉動上游PTA價格上升的重要動力。根據中國海關快報數據,2010年1~8月份,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為1298.04億美元,累計同比增長了23.76%,增速較1~7月上升了0.81個百分點,累計同比增速自3月份以來持續回升。而輕紡城成交量數據同樣亦顯示,近期下游紡織產品銷售景氣持續回升。8月1日輕紡城成交量為392萬米/日,9月15日則回升至597萬米/日。從PTA下游的聚酯以及滌綸短纖維的價格來看,2010年8月聚酯切片(PET)、滌綸短纖的月均價分別為9158元/噸、9627元/噸,環比分別上漲了0.46%、2.06%;9月17日PET、滌短的價格則分別漲至9350元/噸、10600元/噸。
此外,棉花價格的持續回升,紡織企業購棉成本不斷提高,也使企業增大了對替代品類化纖原料的需求,間接助推PTA的價格回升。受到棉花拋儲等因素的影響,國內328棉花現貨價格自7月高位回落(7月9日最高價格達18419元/噸),但后期受天氣不佳影響,棉花價格自9月1日低位18002元/噸又開始回升,至9月17日價格已經回升至19005元/噸,創歷史最高紀錄。而外棉Cotlook A(FE)9月13日價格則漲至100.3美分/磅,首次突破100美分/磅大關。
在PTA的生產裝置環節,考慮到部分廠家停車檢修,預計9月PTA供應偏緊,例如中國臺塑(寧波)產能為60萬噸/年的PTA裝置計劃9月10~25日停車;印度石油公司(IOC)產能為55萬噸/年的生產線8月23日至10月中期停車;韓國的KP化學產能為55萬噸/年的3號PTA裝置9月初至中期停車。與此同時,我國PTA進口同樣呈現增勢,據中國海關數據,2010年1~7月我國累計進口PTA392.03萬噸,同比增長了9.23%,增速自2010年3月份以來持續回升。7月當月PTA進口量為60.67萬噸,同比增長了24.84%,環比則增長了1.94%。
后期PTA價格上行空間不大
在宏觀經濟方面,主要發達經濟體的商業銷售數據總體上依然保持好轉態勢,但失業率依然位處高位,制約居民消費需求的回升幅度,一方面會影響到PTA上游原油價格的走勢,另一方面也會影響到PTA下游紡織產品的需求程度。
據美國統計局數據,8月份美國零售銷售環比增長0.45%,高于市場預期,同比增長3.77%。其中,美國服裝類產品銷售額環比增長了1.16%,同比則增長3.91%。日本經濟產業省數據則顯示,7月份日本商業銷售總額環比增長了2.10%,同比增長了1%。其中,紡織品服裝銷售總額環比上漲了4.71%,其主要歸因于服裝類產品零售額增長的拉動。歐盟7月零售總額環比增長了0.1%,但較6月回落了0.1個百分點,增速放緩,同比則增長了1.0%。然而,美國8月失業率升至9.6%,較上月上升了0.1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復蘇緩慢是導致失業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日本7月失業率為5.2%,較6月下降了0.1個百分點,但依然處于歷史高位。歐元區7月失業率為10.0%,連續第5個月維持此水平。
國內方面,自9月初以來,人民幣升值明顯,不利紡織出口的持續恢復。9月1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1美元兌人民幣6.8126元,9月17日則降至6.7172元,人民幣對美元升值1.42%,主要原因在于奧巴馬政府為11月份國會中期選舉做準備,對中國不斷施壓。8月CPI漲至3.5%,通脹壓力增大,但考慮CPI上漲主要是由食品價格引起,屬于結構性通脹,國內加息概率不大。但值得擔心的是當前拉閘限電因素對紡織行業的影響。今年是國家“十一五”規劃實施的最后一年,節能減排壓力增大,部分地區正采取限電措施,紡織企業開工率受到影響,導致對上游PTA購買力度減弱,從而與匯率問題共同抑制PTA價格的上漲空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