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嬰童鞋服市場受風險投資家青睞
2010年i-baby首屆中國高端嬰童全球峰會上,眾多國內外風險投資專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中國高端嬰童市場的昨天、今天、明天。都說風險投資者的嗅覺是明銳的,從2008年至今,VC下重注在嬰童行業的先例已經略見不鮮,這場峰會將這一勢頭推向風口浪尖,更多的人清晰看到了VC的下一口蛋糕將在哪里。
市場需求為王
風險投資最看重的是消費者的需求即市場,只要用戶有需求,而且這種需求會越來越多,即有持續的競爭力,就有價值。而收入模式,那是另外的事情,用戶上去了,商業價值自然就會體現。QQ早期的時候大家都認為沒有商業價值,雖然有用戶但是沒有收入模式,但現在它已經是中國最有價值的網站。而他的核心價值正是龐大的QQ用戶。
我們來看中國的高端嬰童行業的市場需求情況:
一片藍海——“巨大的商機”
在中國提起高檔女性用品,消費者的臉上會綻放出蒙娜麗莎般的微笑;提起高檔男性用品,消費者也會滿意的認可;但提起高端嬰童用品,恐怕各位家長大人的臉上會一籌莫展吧。在偌大的中國市場上,嬰童高端品牌尚屬真空期。
眾多企業家知曉中國嬰童市場潛能巨大,正沖刺億萬級目標,紛紛將火藥對準了嬰童行業,企圖分一杯羹。童裝、童鞋、童車、童床、嬰童教育(包括早教教育、童書燈、影像制品)、嬰幼食品等等,以母嬰為中心展開龐大的產業集群。好孩子、貝因美、麗嬰房、紅孩子,可見這個雖然新興的市場卻早已硝煙彌漫。而我們拋棄橫向瓜分市場的傳統觀念,冷眼看一看,真正屬于我們自己的高端嬰童品牌卻少之又少。i-baby作為后起之秀并沒有與前輩在紅海里廝殺,而是研究了80后的消費行為和消費理念,看重了80后父母的消費意識,進軍在中國尚屬空白的高端嬰童市場,打開了嬰童行業的一片藍海。
兩朝嬰兒潮——“高端的消費能力”
時間進入1986~1990年,中國產生了一次大規模的嬰兒潮,又稱作回聲嬰兒潮。這一代人,撐起了一個沉重的名詞——“80后”。80后的消費行為和消費理念都對之后中國的傳統造成了巨大的沖擊甚至是顛覆。
目前中國正在經歷第四波嬰兒潮,由于這一波嬰兒潮的生育主力軍是80后,是我國第一代獨生子女,生活水平提高、優生優育觀念普及,使這些年輕的媽媽們對生活質量要求更高,對品牌的需求更旺盛,時尚的母嬰消費理念也自然而然地破繭而出。
據了解,中國奢侈品消費已占全球市場的25%,首超美國成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據有關報道調查顯示,奢侈品的主力購買者也是80后一族,足以見得,中國尤其是中國的80后對奢侈品的熱衷和追捧。作為父母的對自己尚且如此,對自己的心肝寶貝更是大手筆。據高端嬰童品牌i-baby的經理描述:“我們店內價值19800元的stokke童車幾經斷貨,很多媽媽付了定金在排隊等貨。每天我們回答最多的問題就是這款童車什么時候能夠到貨。”“現在80后媽咪可了不得,一來采購從來不看別的,就專門往最貴價格最高的上看,就怕自己寶寶的東西沒有別人的好。”可見,i-baby的理念“bestforbaby”喊出了眾多80父母的心聲。
三代祖孫情——“嬰童用品的消費能力”
據有關研究機構測算,目前中國是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嬰童產品消費大國,可高達1萬億。盡管遭遇金融風暴,但鑒于中國獨特的人口規模,以及培育孩子占家庭消費支出中的比重不斷增加,中國嬰童經濟依然以年增長率超過30%的高速發展。
如今的家庭模式是典型的“4+2+1”,兩代人六個錢包統統對準了我們這個“小小人”,甚至還沒出生,就開始消費,家戶事兒都一應俱全。這一切源于我國根深蒂固的“親子文化”。奶奶給買一套、外婆給挑一套、父母也給搬回了一車。。。。。。一個也不能少!
可見,中國高端嬰童市場擁有夯實的消費群體,并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優生更要優育理念的普及,對品牌的渴望,中國高端嬰童市場的持續消費能力和可持續的競爭優勢是越來越明顯的。這也許正是國內外眾多風險投資看重這塊新大陸的原因。
可復制性是風險投資的靈魂
嬰童行業產品不同于其他行業的產品,消費者并不是最后的使用者,相對來說,購買者更關注的是使用者的體驗。因此單純的電子商務式的網絡購物方式,就存在一定弊端。沒有親身體驗沒有親眼看到是斷斷不敢妄加購買的。在中國特殊的國情下,母嬰行業單純的靠電子商務發展只能是簡單的鏈接供應商和消費者的平臺,例如紅孩子;早一批獲得風險投資的樂友,就是由電子商務轉向實體連鎖店面銷售的典型例子。因此嬰童行業的銷售模式基本確立在目錄銷售、電子商務、實體銷售的結合上。
i-baby采用的就是鼠標加水泥的經營模式,實施實體店面銷售和電子商務營銷雙管齊下的銷售模式。其中的實體店面銷售采用的是連鎖模式拓展市場走向成功,可復制性是連鎖加盟的靈魂所在,也是風投最看重的商業模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