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服裝產業需要提升的是軟實力
“技術容易學,文化不容易學,創新更難學。當泉州的服裝業成了文化創意產業、高新技術應用產業時,才算真正做強。”
在石獅舉辦的“構筑未來的支點中國服裝品牌發展要素新解論壇”現場,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提出:“十二五”期間,服裝產業需要提升的是軟實力,是文化創造力。
內需市場增長遠超出口
“為什么金融危機的沖擊對服裝品牌企業影響不大,有些泉州企業的增長甚至比危機前還高?”陳大鵬充分肯定我市服裝企業的發展勢頭。他認為,近幾年來,內需市場已遠大于出口市場,成為推動中國服裝產業發展的最大動力。未來,國內龐大的市場將是服裝品牌企業競爭的主戰場。
從我國服裝行業過去5年間的數據看,2006年服裝產量增長10%,2007年持平,2008年下降10.16%,2009年下降13.04%,今年1—9月份增長10%。而在內需增長方面,從2006年—2009年,服裝產業每年增長均超過15%;2009年,金融危機的影響還未完全消失,而內銷卻逆勢增長了18%;今年1—9月份,內銷增長更是超出20%。
小企業做好專業供應商
“接下來的5年,如果服裝企業僅僅依靠勞動力成本優勢去競爭,這條路將注定走不遠。”雖然看好內需潛力,但陳大鵬指出,當前勞動力成本提升和資源限制都是剛性的,接下來企業應把發力點放在打造專業和文化上。
“在意大利,有大量的服裝制造企業,他們的規模并不大,整個工廠只有幾十個人或幾百個人,產品卻有著非常驚人的附加值。”陳大鵬表示,究其原因在于,這些企業的著力點不在于做成衣品牌,而在于做紗線、紐扣印花等專業化的供應商。他認為,泉州企業也應有這種思想:做成衣是品牌,做紐扣、做縫紉線也是品牌,只要有專攻方向,小規模的企業照樣能把品牌做到極致。
大企業應著力提升文化
“客觀上看,國內與歐洲發達國家的服裝企業相比,最大的差距在于文化上,從潮流趨勢、設計研發、品牌內涵的構建,我們都處在‘跟隨’階段。”談及服裝文化,陳大鵬毫不忌諱地表示,不少男士之所以喜歡某品牌的男裝,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于欣賞其品牌的文化內涵。
“文化創造力,來自于企業對消費者的深入了解。”在陳大鵬看來,服裝文化并不是簡單的編造故事,而要深入了解品牌消費群體的真正精神需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