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批發商:外貿市場不好做
下午一點多,北京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相比嘈雜的上午安靜了一些,完成了上午的發貨任務之后,一些商戶開始了午飯時間。筆者走進了外貿樓四樓的一家商鋪,老板吳先生正坐在桌子前“指揮”著自家的服務員賣貨,吳老板經營的店鋪主要銷售羊絨大衣和羽絨服。
筆者指著貨架上的一件今年新款羽絨服問價錢,吳老板給出的答案是:400元。其實,即便是在動物園批發市場,今年冬天一件羽絨服400元的價格也已經是一個基本價了,只要質量好一些的,就很難找得到低于這個價位的。
當問到這半年服裝漲價情況的時候,吳老板這位浙江商人先是用四個字來概括:“漲得厲害!”他介紹道,就拿羽絨服來說,差不多價格比去年上漲30%左右,冬裝整體來看,差不多也有10%—15%的漲幅。
理解供貨商
作為一名批發商,對于吳老板來說,漲價的直接源頭無疑就是上游的供貨商。在采訪中,吳老板告訴記者,做服裝批發生意籌貨都要提前好幾個月,其實在今年5、6月份開始準備今年冬裝的時候,他就明顯感覺到服裝漲價的苗頭了。到了7、8月份,羊絨大衣所配的那些毛領就幾乎是一天一個價格的瘋狂上漲。
從棉花價格到勞動力價格等整條產業鏈的成本上漲,是怎樣傳遞到吳老板這樣的批發商身上的?吳老板向記者解釋了其中的“門道”,“其實并不是像我們想象的那樣,上游的每一次漲價都實時波及到批發商的拿貨價格。我們經營的品類比較單一,所以供貨商也就那么幾家,而且我們之間也是長期合作的關系。一段時期內我們與供貨商之間是有一個穩定價格的,有點像期貨一樣,就算有一些特殊情況發生,這個協商價格也不會輕易變化。但今年下半年的情況有些特殊,我做服裝也做了有些年頭了,還從沒遇到過這么猛烈的漲價勢頭。我們都知道今年供貨商的成本一直在往上走,但很長一段時間他們都沒有把這個壓力施加給我們,他們也在擠壓自己的利潤,能扛就先扛著。但他們也有一個可以承受的范圍,比如說,以前一件衣服的成本是100元,但現在同樣是用100元做出的衣服其品質肯定要有所下降。這個時候,他就不得不給我們提價了。”
說到這些時,感覺得到吳老板對于供貨商的理解,“那又有什么辦法,現在遇到了難關,大家只能一起克服,共同渡過難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