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轉型自主品牌?
品牌具有高出產品本身的附加值,要提高產品附加值,必須擁有自我的創新和自主品牌,已經成為業界的共識。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蔓延時,眾多國內做外貿的服裝企業開始試水內銷市場,但鮮有全面轉型成功案例。
這是因為外貿和內銷兩個市場運作方式不盡相同,且做品牌有著艱苦的培養期,國內市場的商業市場運作也遠有別于接訂單做貼牌加工那么簡單,謀求轉型的企業因此而苦惱、彷徨。然而,在各項成本不斷上漲的現在,提高產品附加值是必須,做自主品牌成為貼牌加工企業的目標。可如何實現這一夢想?
日前,記者在江蘇太倉市采訪時,發現兩家企業的轉型發展很有特色,他們一個修煉成中國頂級襯衫的主要生產商的同時謀求發展自主品牌;一個在高質量貼牌加工的同時,收購買斷意大利品牌并成功實現國內市場運作,擁有其知識產權并成功轉型為品牌運營商。
錦超:做中國頂級襯衫
“北京燕莎商場里80%襯衫是在錦超做的”,聽到業內人士這樣說,記者起初并不相信,在跟隨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許坤元、張延愷,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陳大鵬、江蘇省紡織工業協會協會會長謝明等行業領導來到位于江蘇太倉的蘇州錦超服飾有限公司采訪之后才完全信服。在錦超產品陳列室,國際各大牌襯衫排列有致,高支面料如絲般滑爽柔軟,制作精細程度令人驚嘆。蘇州錦超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潘錦超告訴大家,這些襯衫采用手工制作,加工工藝得到了國際大牌的肯定。
“我們開始請了日本專家來工廠管理,他們的要求是‘快又好’,重質量也重數量,但還是走不出價格戰;后來邀請意大利專家來指導,他們不要求做快,但一定是純手工的,要做到完美。如雙針麥夾,不能用雙針麥夾機,要手工地整一條再壓一條慢慢做。這樣才是國際認可的高檔襯衫的做法”,潘錦超說。他舉的另一個例子是奧德臣襯衫,該品牌要求每3厘米35-36針,用絲線縫制,精細非常。
憑借過硬的產品質量,錦超公司在10多年的發展壯大過程中,給杰尼亞、普萊詩、雅戈爾等國內外著名襯衫品牌代加工。雖然為品牌貼牌,面料卻由錦超和品牌共同負責采購。“這是品牌對我們的信任,我們在全球采購面料,如瑞典的200支襯衫面料,一定要用絲線縫制,而且3厘米必須25針以上,這種密實的做法才能讓高檔面料真正展現出其如皮膚般的溫潤感覺”。
在參觀錦超產品陳列室和車間時,陳大鵬提出要好好研究男士襯衫,將襯衫更細致地分類,如相同的領圍,不同的人袖長可能不同;還有貼身的襯衫要做到真正貼身同時舒適,現在的西裝已經有非常修身的款式了,卻少有配套的合適的襯衫,往往是袖隆過大,或者腰身過寬。
許坤元表示,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理念中還沒有全面形成“什么是高檔舒適”的概念,另外,高檔棉襯衫在日常打理中,也要用心,如熨燙時蒸汽要足。機可洗固然很好,但是要注意樹脂涂層不能太厚,一定要有標準,讓消費者享受身著純棉的感受。
隨著國際品牌看好中國市場,愈來越多的高檔品牌來中國尋求貼牌,2010年錦超公司在穩定老客戶的基礎上,不斷拓展新市場、新客戶,加工生產的襯衫不僅在中國各大高檔商場銷售,還出口日本、澳大利亞、英國等國家,全年生產加工襯衫近400萬件。
但是,“中國卻沒有這樣的品牌。有,也是國外的牌子,中國人在運作”。這是潘錦超覺得最難過的一點。“搶占市場、擴大生產,是企業生存的重要前提。而要想給自己的企業增添發展后勁,必須開發自己的品牌”,潘錦超告訴記者,雖說創建一個成功品牌絕非易事,盡管加工實力也是一種品牌,但仍然是為“別人打工”。在錦超已經成為“中國頂級襯衫的主要生產商”之后,錦超決定在繼續貼牌加工的同時開發運作自主品牌。
“為國內外名牌襯衫企業貼牌生產,是為了保證在襯衫市場激烈的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而樹立自己獨有的品牌,則是企業發展真正不竭的動力”,潘錦超說。
潘錦超著手進行企業產業結構調整,通過邀請品牌公司和戰略顧問全盤謀劃自創品牌。依靠代工積累的經驗,錦超創立了芬奇等自主品牌,同時與意大利一家國際品牌公司合作,全權代理博納服裝系列品牌在國內的總經銷,在上海、廣州等國內一線城市開設專賣店,取得了不俗的銷售成績。初步試水,潘錦超感觸良多,盡管運作品牌的道路十分艱辛,但對于未來的憧憬使錦超下定決心走品牌之路,嘗試自己做品牌——瀾維奧,這是錦超在意大利注冊的服飾系列品牌。“對我們來說,制作沒有問題,問題是如何做好品牌運作。我們在服務國際品牌的過程中,也在學習他們的品牌運作方法,逐步做大自主品牌是錦超長遠的發展戰略”。
群鴻:向品牌運營商邁進
去年6月20日,蘇州群鴻服飾有限公司舉行意大利NJAL(恩吉奧)品牌轉讓簽約儀式和品牌論證會,意大利戴波爾公司將旗下恩吉奧品牌一次性永久轉讓給群鴻企業。這是一個年輕時尚休閑品牌,加上前期運作的高檔男裝品牌Frognie Zila(佛朗尼·齊拉),群鴻已經形成了多層次、多品位、多品牌的發展新格局。蘇州群鴻服飾有限公司目前也同時為國內外高檔男士休閑服品牌做貼牌加工。
“我們公司2002年7月成立,與意大利一公司合資,成立之初就要做的是品牌公司,實行的是市場化運作模式。我們組成了40多人的設計研發隊伍,服務50多個品牌,每年做65萬件貼牌,用做高檔休閑服飾貼牌加工的收益來做自己品牌——Frognie Zila,現在還有NJAL。Frognie Zila也是群鴻從意大利買斷的品牌,2003年開始國內市場運作,目前在各省市已有100多家專賣店或專柜,零售額2010年達到2.9億元”。
蘇州群鴻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鼎其對于品牌運作已經駕輕就熟,“現在到了‘我挑商場’的時候,Frognie Zila省會城市基本已經進入,在北京、上海、哈爾濱、大連、沈陽、青島、西安、石家莊、長沙、鄭州、呼和浩特、無錫等地銷售情況良好,今年將布局更多的二線城市”。
不到10年時間,群鴻從一個不足百人的服裝加工制造企業成長成為集產品研發、加工制造、品牌銷售為一體的綜合型服裝企業。加工方面,去年3月開始從專做國際品牌轉向內貿,為雅戈爾、九牧王、報喜鳥等名牌服務。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群鴻始終明確“自主品牌建設才是根本”的目標,在品牌建設和運作方面始終領先一步。
據黃鼎其介紹,群鴻致力于營造高速平穩的發展態勢,令服裝制造和品牌貿易服務同步前行,群鴻將Frognie Zila的歐羅巴貴族風范帶入中國市場,讓消費者真正感受意大利風格高級行政商務男裝的自然、典雅的氣息,品味高貴的面料、細膩的手工、簡約的設計、精湛的工藝所帶來的高雅氣質和美好觸感。
Frognie Zila品牌的運作過程中,使群鴻將最新的西方時尚理念、歐洲男裝的流行精髓以及品牌營運方式融入中國,與英國赫而德、意大利羅洛·皮雅娜、1881、維達萊等歐洲頂級毛料公司,瑞士阿魯姆、意大利Mont、康科利尼等高檔紗織襯衫面料公司以及德國鷹堡休閑面料公司等形成戰略聯盟,建立起國際高端品牌合作平臺,得以躋身國內高端男裝企業前列。目前,作為群鴻主打品牌,Frognie Zila已經建立起高效的ERP信息管理平臺和不斷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為客戶傾力構建彰顯尊貴身份的服務平臺。{page_break}
“去年6月,我們首期投入8000萬元引進了NJAL品牌,這是意大利時尚休閑品牌,群鴻企業接手恩吉奧品牌后,立即對其進行包裝、整合,把NJAL品牌的目標人群定位在年輕白領階層”,黃鼎其告訴記者,之所以買斷NJAL,是因為目前時尚休閑的風格主要受“韓日風”影響,其特點是“炫”,國內年輕時尚休閑服飾的視覺形象基本上是“黑白灰”系列,顯得沉悶、壓抑。NJAL品牌定位避開了目前國內時尚品牌的一些特征,色彩豐富、飽滿,搭配方式獨特、優雅。“我們選擇意大利設計師艾多作為NJAL品牌設計總監,使NJAL品牌從引入的初期,就烙上意大利的原創風格,時尚、優雅而不張揚。NJAL動感時尚兼顧戶外,與佛朗尼·齊拉錯位經營。我們分別成立兩個品牌的運營中心,并建設智能化倉儲中心。在終端,NJAL品牌店要求在100平米以上,Frognie Zila在200平米以上。2個品牌的終端將達到800家,目的是抓住中國高消費人群”。
一方面做ODM,為各品牌做設計和加工;一方面做品牌運營,整合資源將兩個品牌運作得有聲有色,重點把企業文化和有形價值提煉出來,最終去掉貼牌加工成為真正的品牌運營商。群鴻的做法得到了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許坤元的贊賞,他在考察后表示,中國民族品牌開發還不如國際品牌,消費者對紡織品的理解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仍有崇洋情結。他建議企業在注冊英文品牌時,同時要注冊中文品牌,一定要有消費者能夠理解的能看懂品牌內涵,并形成鏈接上下產業鏈的信用體系,針對不同年齡層、不同區域作不同的細分,形成系列化。他強調,做品牌,一定要做一個,就做響、做大。
“國內商業氛圍對我們企業運作品牌并不能提供多少有利條件,好在我們現在已經有了跑道,高檔商場都可以進去,在商場還可以挑選位置”,對于未來,黃鼎其充滿信心,目標是成為真正的品牌運營商。
記者手記 執著而不糾結 做響自主品牌
在蘇州錦超服飾有限公司和蘇州群鴻服飾有限公司這兩家企業的采訪中,收獲更多的是感動。正如行業領導所言,成功的企業總有自己的特色。他們在困難的時期沒有叫苦,在困難面前更沒有退讓,他們有自己的目標,明白運作自主品牌是企業發展的前景所在,但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進程中,執著卻不糾結,充分發揮江蘇企業所擁有的產業基礎,一方面高質量地完成貼牌加工任務,一方面向這些國內外品牌學習品牌運作方法,在儲備經驗中進行嘗試,并取得令人興奮的成績。
群鴻更在品牌建設過程中,總結出“唱好品牌定位三部曲”的方法,即首先是產品設計定位,定位板塊寬窄合理;其次是消費市場定位,一定要完全貼合設計風格;第三是營銷模式定位,注意直營、加盟經營的比例和時機。
實行統一配貨、注重貨品結構、專柜視覺裝潢設計、產品的展示出樣等細節。這種以服裝制造為主線,以品牌為核心,以創新為動力,以管理為基礎,強化服裝上下游產業鏈整合的方法,讓群鴻離“真正的品牌運營商”的目標愈來愈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