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關稅調整能否擋住境外購買
如何界定中高檔商品和奢侈品,降稅能否降低奢侈品價格成了這場“舌戰”的焦點。一些在國外價格并不貴的消費品,為何到了國內卻搖身一變成了“奢侈品”?
究竟何種商品才能算得上是奢侈品?降稅又會對民眾消費和財政造成什么樣的影響?記者對有關專家進行了采訪。
稅到底多高
在北京新光天地商城采訪時,在附近銀行工作的齊杭女士說:“一款同等大小和樣式的蔻馳(COACH)女式手袋,在北京要賣到3800元左右,但在美國只要160美元,合人民幣不到1200元。你說我會在哪買?!”
據一名學者分析,一瓶100毫升的法國香奈兒CoCo女士香水,國內市場售價為1480元。其中包含了增值稅251.6元,消費稅444元,城市維護建設稅48.7元,合計稅款就達到了744.3元,已經超過了商品的半價。
中國目前對奢侈品的進口綜合稅平均在25%至30%之間,有的則高達50%以上。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以化妝品為例,進口環節要交30%的消費稅、17%的增值稅和10%的關稅,三者相加高達57%,在國際上屬于中上水平,因此應該適度降低奢侈品進口環節的消費稅和關稅。
據商務部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在手表、箱包、服裝、酒、電子產品等20種高檔消費品品牌中,內地市場價格比香港要高45%左右,比美國高51%,比法國高72%。為此,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曾幾次表示,將進一步降低進口關稅,包括中高檔商品的關稅。然而,降低奢侈品關稅的這一說法被財政部相關官員明確否認。
“像香水、化妝品、高檔服裝、皮包這樣的快速消費奢侈品的關稅最好全部取消,或大幅減免。”世界奢侈品協會中國代表處首席代表歐陽坤表示,這些商品的關稅太高讓消費者選擇到海外購買,使得交易資金外流。
什么是奢侈品
歐陽坤認為,降稅的關鍵在于應先弄清楚哪些是奢侈品。只有對奢侈品進行合理定義,才能明確要對什么降稅。
關于奢侈品的定義,專家各執一說。“奢侈品的一個屬性就是非必需品,是超出一個人生存發展實際需要范圍的商品。”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表示,奢侈品的象征意義、心里感覺遠遠超出其實用功能。
而趙萍則認為,奢侈品的概念是動態變化的,曾經的奢侈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會演變為生活必需品。“我們主張進口環節的稅能調降針對的是那些原來屬于奢侈品范疇,但現在已經轉變為人們生活必需品的這部分消費品。”趙萍強調。
至于“奢侈品”和“中高檔消費品”的區別,目前尚無嚴格的界定。但是,一個怪現象是:一些在國外只能算是普通的日常消費品、連“中高檔消費品”也算不上的商品,到了國內卻搖身一變成了“奢侈品”。在美國,李維斯(Levis)牛仔褲售價在30美元左右,克勞斯鞋(CROCS)僅為9.9美元;然而在中國,李維斯被定位于中高端,基本款要七八百元,CROCS鞋賣到499元。
降稅能否擋住境外購買
世界奢侈品協會的最新調查顯示,2010年中國內地奢侈品市場消費總額達107億美元(不包括私人飛機、游艇和豪華車),中國明年有望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費國。
然而,2010年中國游客在歐洲市場購買奢侈品的消費累計近500億美元,是國內市場的4倍之多。價格差催生了中國游客在海外的強大購買力,導致中國奢侈品消費嚴重“外溢”。
在劉尚希看來,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一個人均GDP剛到4000美元的國家奢侈品消費卻占全球的1/4,這是一種值得反思的現象,反映出奢侈品消費存在一種畸形的狀態。
不過,中國建設銀行高級研究員趙慶明認為,降低進口奢侈品稅負,不僅能降低國內奢侈品價格,而且能使一般品牌的售價降下來,這對于擴大國內同類產品的消費是有好處的。{page_break}
難在哪里
降低進口奢侈品稅負面臨兩難:一方面要通過稅收調節高消費,保護國內產業,但另一方面降稅可以增加消費,平衡外貿,關鍵是怎么權衡。
劉尚希介紹,2010年進口環節的三種稅收有12518.47億元,這些都屬于中央稅,是中央本級支出的主要來源,而2010年中央本級支出有15989.73億元,從中不難看出進口環節稅收的分量,如果取消或者降低進口稅都會對財政收入產生較大的影響。同時,奢侈品的主要消費人群是富人,對進口奢侈品征消費稅也就是對富人征稅,可以起到調節貧富差距的作用。
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靳東升也指出,奢侈品屬于特殊商品,一般壟斷經營,品牌附加值很高,價格彈性很小,稅收調節作用有限。
但趙萍認為,降低消費品進口稅并不意味著財政收入的減少,中高檔消費品進口稅存在形式的稅收會減少,但以所得稅、增值稅和營業稅為存在形式的稅收會增加,這會出現一個結構調整的過程。同時,她認為,一旦我們降低了中高檔商品的稅負,完全可能吸引相關品牌來中國設廠,對于擴大消費和促進就業有重要意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