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價“過山車”考驗紡企核心競爭力
近一輪的棉價暴漲暴跌,讓棉花產業鏈上的棉農、棉商、紡企都糾結不已。紡織企業整體陷入困境,不少企業限產、停產,然而山東省德州市幾家棉紡企業卻通過研發新型纖維,度過了這次難關。
德州市是全國重要的產棉區之一,既是產棉大市,也是用棉大市。
全市擁有規模以上紡織企業415家,其中棉紡企業247家,生產規模500萬錠,產能為山東省的1/7、全國的1/20。這次棉價“過山車”式的大起大落,令當地棉紡企業受傷不輕。截至6月底,全市中小型紡織企業中70%的停產、限產,一些大型紡企開工率也普遍不足。但棉花價格的巨幅波動,給中小型棉紡織企業帶來了致命打擊,對使用新型纖維的紡織企業影響卻很小。
德州華源紡織有限公司是一家新興的現代化紡織公司,現有環錠紡6萬枚,緊密紡6萬枚,日本村田產渦流紡16臺。公司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成功開發了莫代爾、天絲、竹纖維、吸濕排汗纖維、牛奶纖維、賓霸纖維、發熱纖維、尼龍纖維、大豆纖維及羊絨等功能性新型紗線。同時,該公司生產的有機棉系列紗線已通過國際認證,產品銷往國內各地,并出口韓國、日本等國家和香港地區。棉價的波動對該企業幾乎沒有影響,生產經營正常,開工率100%。
據了解,傳統棉紡產業的利潤率非常低,整個行業平均只有4%-5%左右,很多管理粗放的中小紡織企業,更是低到1%左右。而新型纖維產品的平均利潤率高于10%,是純棉產品的1-2倍。數量眾多的中小棉紡企業,產品檔次低、產品結構雷同,生產的都是沒什么技術含量的大路貨,根本談不上市場競爭力,一遇到風吹草動,就會敗下陣來。而對于新型纖維紡織企業來說,棉花已經不是最主要的生產原料,棉價的波動對企業效益的影響微乎其微。
陵縣恒豐紡織品公司是一家擁有15萬紗錠的大型棉紡企業,以生產莫代爾、天竹、荷蘭粘膠、蘭精粘膠等各種新型纖維的純紡及混紡特種紗線為主。該公司副總經理賈國強介紹說,恒豐公司主要使用新型纖維,用棉量很小,不到20%。近期棉價下跌,市場對新型纖維產品的需求量并沒有隨之減少,棉價波動對企業影響很小,目前企業一直滿負荷生產,庫存只有500噸,相當于企業10多天的產量,不存在產品積壓難銷問題。
去年是紡織企業近10年來日子最好過的一年,但多數企業掙的都是棉花錢。也就是說,購進一批棉花,不用紡成紗,存上兩個月一倒手賣出去就賺錢。這讓很多棉紡企業失去了理智,根本不考慮怎么開發新產品、怎么提升管理水平。
恒豐公司高度重視新產品的開發,幾乎每個月都有新產品下線,自主研發的新產品做到了人無我有,在市場上形成了差異化競爭,提升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保證了企業較高的利潤水平。他們研發的銅銨纖維系列產品,目前在國內只有兩家企業能夠生產。
多年來,眾多紡織企業以較低人工成本優勢占領市場、快速發展,國內紡織行業產能過剩,供需缺口擴大,給某些游資炒作提供了機會,造成棉價暴漲暴跌。
今后幾年,國內棉花生產潛力有限,供需缺口將長期存在,紡織行業必須進行結構調整,使產品由低檔次、粗放型向高檔、精細化轉化,積極研發高附加值的非棉纖維,降低用棉比,減少對棉花的依賴。同時紡織企業要努力打造自身的品牌,讓品牌成為價值與企業文化的載體。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