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美邦服企“玩”基金?
上海休閑裝品牌“美邦”公告稱3300萬參股基金
還記得“不走尋常路”的“美特斯邦威”嗎?周杰倫的這條代言廣告,曾令美特斯邦威這一年輕服飾品牌一鳴驚人。而近日,該品牌再次“不走尋常路”——據昨天公告披露,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飾股份有限公司以33%的持股比例、第二大股東的身份參股國內第67家基金公司——長安基金。據了解,這還是服裝行業第一次參股設立基金公司。
跨界
“美邦”公告稱3300萬參股基金
成為長安基金二股東惹非議
美邦服飾昨晚公告,近日公司接到長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籌)通知,長安基金已取得中國證監會的批復獲準設立,經營范圍為基金募集、基金銷售、資產管理和中國證監會許可的其他業務。公告顯示,2009年12月8日,該公司與西安國際信托有限公司、兵器裝備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協議,擬設立長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1億元,該公司投資總額為330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33%。
據記者查詢,另兩家股東的持股比例分別為49%和18%。這意味著,美邦服飾以3300萬元的投入,就成為一家基金公司的“二股東”了。
“服裝公司也來玩基金?!”對此,不少股民大呼“八竿子打不著”。新浪微博上,網友“solchi”還對三家股東的背景表示不解,“到底是融合神馬呢? 是融合了金融,服飾和AK47嗎?”
統計數據顯示,除了長安基金以外,2011年以來已陸續有3家基金管理公司宣布獲準設立,包括年初4月獲批成立的富安達基金、6月獲得成立批復的財通基金和一個月前剛獲得批文的方正富邦基金公司。算上長安基金,今年以來新基金公司獲批數量已超去年全年。
擔憂
基金業度日較以往“艱難”
基民曾買“不務正業”股遇腰斬
對此,有業內人士的第一反應是:實業公司的錢太多了,也開始投資多元化了。而《基金經理》作者、《股市動態分析》周刊副主編趙迪則微博解釋:“做服飾的,都有危機感,總想干金融,前有雅戈爾,今有美邦”。
另一家同為“60后”(第60家之后成立的新基金公司)的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則表示擔憂說,基金行業已沒以往“光鮮”。他認為,60后市場環境與60前比已今時不同往日,蛋糕越來越難分。統計數據也顯示,基金行業近一年間流失804萬客戶,超2008年流失規模。
有4年“基齡”的南京基民夏先生,聽說此事后也大為驚訝。他質疑說:盡管個人對美特斯邦威服飾熟悉并喜愛,但對其“越界”投資基金的能力還是不太敢信任。畢竟,現在基金公司競爭殘酷,新出基金同質化嚴重,賣服裝的能勝任基金公司股東,能為基民獲利嗎?
此外,他作為投資者也對類似“越界”投資有慘痛教訓。夏先生介紹,2007年下半年,有私募牛人跟他推薦雅戈爾,說是大牛股,因其雖是服裝股,卻投資了中信證券。但后來夏先生持有雅戈爾后,股價跌跌不休,直到遭遇腰斬他割肉賣出。因此,夏先生個人表示,對“不務正業”的公司,他的信任分會降低。此外,他還提出:“3300萬元就可以成二股東,這基金行業的門檻也太低了吧?”{page_break}
據了解,基金公司最低注冊資本為1億,如變更經營范圍,從事特定業務,按現有規定,還要有更多更高門檻。
分析
“跨界”不乏先例、看投研能力
對個股長期布局有積極作用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人士昨天告訴記者,雖然目前基金受股市震蕩的影響,但畢竟已經從萌芽期進入導入期、發展期。根據天相數據,截至2011年年中,國內基金資產規模約2.3萬億,但是美國資本市場的基金規模要大得多——不管目前是否處于艱難境地,對于基金今后的“大蛋糕”,民營資本還是非常看好的。
服裝企業參股的基金公司,會不會帶來專業性的疑慮?“如果作為基民,更多關注的還應該是基金的投研能力”,金融業內人士表示,根據相關規定,基金公司主要發起人中必須有從事金融業的,或者證券,或者信托業等等,如果是來自其他行業的股東,其實相當于是戰略投資,也會參與管理,但對于基金具體的投資則可能不會過問太多。
“現在很多基金公司的股東,已超出了金融業之外”,據業內人士舉例,股東均為江蘇企業的富安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就是由南京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等三家單位共同發起設立,除了南京證券持股49%,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也持股26%,南京市河西新城區國有資產經營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股25%。但富安達基金的多位高管均來自原本從事金融業的南京證券。
而美邦服飾(002269)昨小跌了0.52%,這是否意味著市場不看好參股基金一舉?南京證券研究所分析師徐銀斌認為,昨天中小板指數就是高開低走的。參股基金此舉,從長期布局、結構來看,對該公司還是具有積極作用的,但目前弱市情況下,基金受到限制,短期內會產生多少影響?還看不出來。
業內人士同時認為,新基金公司對于投資者來說,可謂一張“白紙”,認可度有待時間檢驗, 所以參股基金對于美邦服飾業績會有多少影響,在一兩年內還無法清晰顯示。不過,對于一些現金比較多的傳統行業上市公司來說,“進軍”基金業,其實也為一種“變相理財”,如果基金盈利能力提高,也會從中獲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