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口未來數年或比較疲軟
9月15日晚間消息,摩根大通中國區全球市場業務主席李晶周四表示,中國經濟第三季度以來受全球經濟的影響增幅有所放緩,但還是可以抵御外來的風險。
現在最重要的策略是刺激內需和個人消費,因為出口在未來的數年可能會比較疲軟。
在談到中國經濟未來走勢時,李晶認為,內需是中國經濟增長最重要動力,對出口的依賴將慢慢下降。但是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還是過快,個人消費的增長還有待提高。她預計中國經濟繼續轉型和結構調整,今年經濟增速8.9%,明年8.5%。
對于歐美債務危機,李晶認為,歐洲銀行的評級還有被下調的可能,歐美經濟衰退,全球經濟不能完全靠新興市場拉動。亞太經濟占全球經濟25%,中國經濟占全球經濟8%,中國和新興市場對全球經濟的貢獻不能完全彌補歐美經濟的拖累。
但歐洲經濟和歐元的穩定和中國的經濟息息相關,因為歐元區是中國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占22%。所以中國購買歐債也符合自身利益。
面對這樣的經濟不景氣,李晶指出現在全球股市最缺乏信心。“負債累累的歐元區要減少開支,穩定政府的財政;美國要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中國在全球經濟不穩定的背景下,要加大刺激內需,健全社保,減少老百姓的后顧之憂。”
談到中國經濟的應對時,李晶特別強調,現在最重要的策略是刺激內需和個人消費。因為外來的風險,出口在未來的數年可能會比較疲軟。
對于大宗商品,李晶比較看好能源,包括石油和煤炭。緊缺的金屬類包括銅中長期也看好,但是短期內波動性比較大,因為金屬對經濟的波動最為敏感,中長期也非常看好農產品(14.32,0.05,0.35%),因為新興市場中產階級食物結構轉向更高質量的蛋白質,對飼料、大豆、玉米的需求會遞增。
提及股市,李晶表示最看好的版塊是有定價權的行業,第一是中國缺乏的資源類,第二是奢侈品。另外看好高成長的服務性行業,醫療、消費以及互聯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