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業不景氣 放棄年終獎也要跳槽?
“10萬米服裝面料”,這是外貿業務員胡益軍半個月前跳槽后接的第一張訂單。
胡益軍說,他干外貿這行已經有六年,手頭有些資源,“老東家”的經濟狀況出了問題,公司經常拖欠員工工資,他實在沒辦法,只能在年底前找了“新東家”。
“公司效益不好,今年的年終獎可能也泡湯了,不如早點另謀出路。”胡益軍道出了紹興縣很多外貿業務員的心聲。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今年的跳槽“風暴”,似乎比往年來得更早、更猛烈。
跳槽的不止胡益軍一人。一個多月前,在胡益軍原先所在的紡織外貿公司里,3名外貿業務員先后離職。據胡益軍介紹,其中兩人被別的公司“挖”走了,還有一人自立門戶了。
“公司生意不好,利潤薄,員工沒法呆下去。”胡益軍說,選擇在這個時候跳槽,一是為了脫離眼下不利的環境,二是為了避免遭遇年后傳統的“跳槽”高峰。
今年上半年時,胡益軍還忙得連吃飯都顧不上,只能在空閑時間隨便叫個盒飯湊合。“在外貿行業,忙就意味著能賺錢”,胡益軍解釋說,忙是件好事,自己并不介意經常加班,反而覺得很充實。
可好景不長。胡益軍所在的外貿公司規模并不大,本以為公司經受住了人民幣升值、歐債危機升級等帶來的“洗牌”,正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但胡益軍發現,公司的業務開始萎縮,連員工工資都開始拖欠,年終獎更是沒有指望了。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胡益軍有點迷茫,本來準備在外貿行業大干一場,但公司前景黯淡,他最終選擇跳槽。
記者在紹興縣人力資源市場采訪時,不少職介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最近一段時間,來招外貿業務員的紡織公司不少,有些公司還特別為這個崗位提高了“價碼”。
今年以來,眾多紹興縣紡織企業經歷了國內原材料價格大起大落的困境,歐債危機、人民幣升值過快等不利因素讓一些企業負責人愁眉不展,一些外貿生產企業甚至出現了訂單跟不上、企業虧損的現象,這讓一些負責接單的外貿業務員“蠢蠢欲動”,見機跳槽。
往年,為防員工跳槽,紹興縣一些紡織企業將年終獎推遲到年后發放。但是今年,一些員工寧愿不要年終紅包也要走人。
外貿業務員年前“蠢蠢欲動”
就業部門: “惡意挖人”不利于紡織業
記者在紹興縣齊賢鎮賢盛工貿園區采訪時,碰到了來自四川的繡花工謝文琴。謝文琴說,他和10多名老鄉剛剛從一家繡花廠里“跳槽”過來,原來的老板答應年底給她們每人1000元年終獎。可帶班長后來對她們說,現在“跳槽”的話,不但能拿到1500元的年終獎,工資每月還能加300元。這下,她們樂了,想也沒想就“跳槽”了。
謝文琴說,現在像她們這樣的熟練繡花工很缺,只要她們肯做,這樣的企業多的是。“哪里工資高、工作環境好,我們就往哪里去。”
記者了解到,為了在年底前提前儲備工人,工廠間的“挖人”現象越來越多。在紡織企業相對集中的紹興縣,一些用工“獵頭”甚至跑到工廠門口直接和工人談工資,將人“挖”走。
紹興縣人力資源市場安心職介的負責人張根美告訴記者,臨近年底,前來登記招人的紡織企業明顯增多,有些招繡花工、擋車工、裁縫工,一招就是幾十甚至上百人。
“主要還是為了在年底前儲備好工人,一旦碰上年后的招聘大戰,企業更是焦頭爛額。”張根美說,今年受物價上漲等因素影響,很多紡織工人對工資的要求越來越高,就拿今年下半年與上半年的招聘情況比,一名擋車工每月的工資至少要上漲兩三百元,別的崗位也是大同小異。
“有些紡織企業工資開得高,工人自然都跳槽過去了。”張根美稱,最近來招聘的一些企業中,就有不少是被“挖角”的,現在招聘就是為了填補崗位空缺。
紡織工人:
工資不漲就“跳槽”
針對目前的工人跳槽現象,紹興縣就業管理服務處主任楊菊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工人流動是正常現象,跳槽者大部分是不滿現狀轉而選擇新的機會,還有一部分人則是從眾心理。
楊菊萍擔心的不是跳槽而是惡意挖人。“有些工廠一共才四五十個工人,一些惡意挖工者一挖就挖走二三十個,這些工廠該如何是好?”紹興縣就業管理服務處主任楊菊萍說,惡意挖工人的大多是中小企業,小企業挖中型企業的,中型企業無奈只能去挖大企業的,最終可能導致惡性循環。一批工人突然離開,可能導致整條生產線無法正常生產,企業倘若無法交付訂單,到時受損的不僅是金錢,還有信譽。“幾乎每一起惡意挖工人事件,都是一些‘工頭’在背后鼓動,工人們只不過是他們賺取高額介紹費的棋子而已。”
楊菊萍說,在目前仍顯嚴峻的就業形勢下,跳槽者在跳槽之前要靜下心來,冷靜分析自己適不適合換工作。同時還要考慮自己的能力、年齡、專業等因素,在換工作時一定要找準自己的位置,以獲得進步為目的,這樣才能保證自己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
眼下,企業和中介在路邊設攤招工或將招聘啟事貼在路邊的招工行為很多,楊菊萍提醒說,工人要找工作最好到專場招聘會或正規職業介紹所,要區別職業介紹所是否是黑中介,就要看它是否具有職業介紹許可證和營業執照。
企業: 要給員工吃“定心丸”
“若企業有錢賺,當然要適當提高員工待遇。”浙江金蟬家紡有限公司董事長楊衛說,現在熟練的技術工人越來越難招了,只有讓員工有歸屬感,才不會造成員工流失。
“熟練的技術工人難招,與其訂單來時四處找工人,還不如通過適當加薪留住老員工。”紹興縣不少紡企的負責人坦言,企業加薪多是為了穩定員工隊伍。
“近年來紡織業一直缺人,是行業性的普遍問題。要解決當下的招工難,還是要給務工者吃上定心丸。”紹興縣就業管理服務處主任楊菊萍說,在紹興縣,紡織企業所需要的工人,招得來,出得去,留得住,關鍵是留得住。留得住靠的是什么?楊菊萍認為,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一靠待遇留人;二靠事業留人,工人在這里能學到本事,覺得呆在這里值;三靠感情留人,企業和政府部門普遍關心職工、尊重職工。
楊菊萍表示,隨著中西部地區的崛起,外來務工者打工地點多元化選擇趨勢必將越來越明顯。如果還延續老一套的用工制度,招工難問題也不會得到徹底解決。
楊菊萍告訴記者,目前就紹興縣人力資源市場來看,熟練普工、技術工和第三產業的服務人員比較緊缺。12月份,紹興縣就業管理服務處計劃去黑龍江招一批與紹興縣產業配套的工人。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年關將近,為了應對“招工難”問題,紹興縣不少紡織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加強管理、更新設備等方法提高生產效率來解決人手緊缺難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