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里看花:小小服裝吊牌的正反兩面
服裝吊牌是指各種紡織服裝產品上吊掛的牌子,上面主要包含一些關于服裝材質,洗滌注意事項等的信息。它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東西,但也是廣大消費者經常忽略也難以看明白的東西,可以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服裝吊牌雖小,但卻是生產企業聯結消費者的一種紐帶。它對于傳播企業文化以及提高和保護服裝企業的聲譽都有著巨大的作用。因此,業內普遍把服裝吊牌看成是服裝的名片。目前紡織服裝市場上的吊牌可謂是五花八門有紙質,也有塑料的、金屬的甚至還有全息防偽材料制成的高科技吊牌。隨著我國紡織服裝市場的日益繁榮,越來越多的廠家開始在小小的服裝吊牌上做起了“大文章”。
貼牌”的暴利
如今只要我們站在大都市的豪華地段,林林總總裝修豪華的服裝專賣店總會躍入眼簾。同時配以強烈的色彩變化,刺激的燈光效果再加上導購小姐迷人的微笑難免讓人產生眩暈的感覺和購買的欲望。然而,又有多少消費者知道就在這華麗的外表下有多少坑人的“勾當”正在悄然上演。
2011年9月初大學剛畢業的女孩花欲燃(化名)應聘到廣州一家從事紡織服裝產品外貿等業務的公司成為了一名文員。這家公司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說它大是因為其在廣州、深圳、杭州等地有10多家自己經營的韓國品牌服裝專賣店。說它小則是因為總部除了3間略顯簡陋的辦公室之外就是在郊區的一個小倉庫。包括老板在內,這家外貿公司總部的人員不到10人。
老板安排給花欲燃的工作也很奇怪,就是每天拿著他提供的服裝吊牌樣品去聯系廣州本地的企業幫忙制作。有一次,老板因為其他事情脫不開身就讓她直接把做好的吊牌送到郊區的倉庫。來到倉庫之后,花欲燃發現倉庫里幾個工人正忙碌著將一件件韓版衣服的吊牌剪掉,然后換上自己這段時間去聯系制作的新吊牌。
看到眼前的這一切,花欲燃頓時就明白了事情的究竟。原來自己應聘到的這家公司是家“黑店”。他們是把一些韓版雜牌衣服弄來之后,就在倉庫里剪吊牌,拆領標,拆水洗標,然后再裝上自己的領標與吊牌。最后這些衣服就成為了高檔的韓國大品牌,隨即就可以在廣州、深圳和其他地方的專賣店出售。甚至于一部分這樣的“貼牌”服裝還會發到外地,特別是西部一些城市的大商場去賣。
不過,花欲燃當時并沒有什么想法,她覺得這些都跟自己這個打工妹沒有多少關系。然而,剛剛工作了一個月她就在沒有任何理由的情況下被這家公司“炒魷魚”了。從旁人口中她才得知,這家公司這樣做已經成為慣例。目的不外乎是不想讓同一個人知道得太多,隔段時間炒一個,隨后又另外請一個。
一氣之下,“勇敢”的花欲燃同學把這件事情“抖”給了媒體。于是乎一個存在已久,本該只有行業內人士才知道的秘密被公之于天下。隨著當地相關部門調查的深入,一個附著在“貼牌”服裝利益上的地下產業鏈隨之也浮出了水面。
據了解,長久以來在廣州市站西路一帶的服裝批發市場里都“隱匿”著無數的服裝輔料店。只要給錢,無需任何的手續它們就能提供各種種類的包括吊牌、吊粒、膠袋、主商標、尺碼標、成分標、水洗標和產地商標等幾乎囊括了所有跟服裝相關的配件。
并且客戶想做什么品牌,它們就可以做什么品牌,足夠把一件服裝包裝得和原產地運來的一模一樣。并且這些吊牌價格相當便宜,按照材質不同價格在2、3毛錢左右。這點錢對于普通服裝更換成名牌服裝之后產生的巨大利益相比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部分銷售此類假冒偽劣服裝產品的商戶不但從事經營活動還兼職免費對新入行的客戶進行“業務技術培訓”。在一家服裝批發店,營業員信誓旦旦的告訴前來進貨的客戶說,你一定要把商標、吊牌換掉,免得顧客在批發市場逛到牌子相同價格懸殊的衣服找你的麻煩。同時還手把手的教起了客戶如何將原來沒有產地、洗滌方式的標牌剪去后再縫上新的標牌。
假冒偽劣服裝產品的文章我們沒有少報道過,但是能如此近距離的了解到其中的“奧妙”卻并不多見。不法分子只需花極少的錢做一套國際品牌服裝的吊牌和商標換上,原本廉價的服裝就可以出現在高檔服裝店和商場里,身價暴漲數十倍。這樣的鬧劇活脫脫就是紡織服裝行業里的“達芬奇”翻版。據了解,目前紡織服裝產品“貼牌”造假出售已成業內暴利的“潛規則”。
另外,以往我們大多只知道假冒偽劣產品的產、供、銷一條龍,但如今造假者竟然開始逐步形成了一個生產、供應、教學、銷售的新模式。俗話說“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這種新型的假冒偽劣產業鏈模式值得各相關部門注意。
品牌催化劑:吊牌的藝術
女人愛逛街是眾所周知的事情。除了她們的天性使然之外誰又能真正明白,在目前中國服裝市場上產品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的前提下,在大家都要標榜個性化的今天,要想挑選到一件適合自己的衣服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重慶白領洪女士就屬于一個長期被選購衣服困擾著的都市女性。說時尚是潮流這句話一點都不假,從爆炸頭到煙熏妝,從吊帶裙到哈韓裝。一旦流行開來就是一陣風,基本上滿大街都是穿類似款式服裝的人。如何才能穿得與眾不同,當然跟個人的搭配、審美有關系。但是在選購服裝的時候,如何能夠在眾多品牌的衣服中脫穎而出,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則是服裝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
又到一個周末時,洪女士也開始習慣式的在各大服裝店鋪、柜臺中穿梭了起來。讓她失望的是,這個冬季各大品牌仍然是以大衣、羽絨服等作為主打,并且款式也沒有發生多少變化。不過,當她走到一件短款風衣面前時卻忍不住停下了腳步。吸引她目光的,正是這件風衣上墜著的吊牌。
這是一個用塑料做成的仿金屬三角形對折吊牌,下面還掛著一個小小的中國結,很有喜慶的味道。翻開吊牌,里面首先是一句“天氣涼了,您該加衣服了。”的溫馨問候語。接下來才是纖維含量、水洗方式等等一些吊牌都應該有的東西。看完吊牌,伴隨著洪小姐一個會心的微笑之后,她便讓營業員把衣服取下來走進了試衣間。在挑選好尺碼之后,洪小姐便買下了這款風衣。
實際上,這款風衣跟其他品牌的風衣不論款式、面料上都大同小異。據說在價格上這款風衣還略顯昂貴,但洪小姐仍然毫不猶豫的買下了它。究竟是什么打動了洪小姐這樣習慣貨比三家,哪里便宜到哪里去的顧客呢?毋庸置疑,自然是那塊外觀漂亮,內容溫馨的吊牌。洪小姐說,一看設計這么精美,內涵又豐富的吊牌就不難感覺出設計師以及這家服裝生產企業對于這件衣服傾注的心血。
一個對自己產品細節尚如此注重的品牌,對于其產品自然也是百般投入。用心做產品的服裝企業,不用說生產的都是上等服裝。所以她才斷然決定買下這款并不太便宜的風衣。
洪小姐雖然只是眾多消費者當中的一個,但是她的觀點卻代表了大多數消費者的想法。
服裝吊牌是現代服裝文化發展的必然產物,對提高和保護服裝企業的聲譽,推銷產品都有著積極作用。俗話說“佛靠金裝,人靠衣裝”,對于我們的紡織服裝產品而言,吊牌在某種意義上就成為了服裝產品的“嫁衣”。
在對服裝市場調查走訪中,筆者就發現過一家廣州的某品牌服裝。他們的吊牌設計得就別具匠心,幾乎可以把這個吊牌當成是這件衣服的使用說明書了。這個品牌服裝的吊牌尺寸跟平常見的都差不多,但卻在中間加了一頁。上面詳細羅列出了這件衣服用的是哪幾種纖維,比例各為多少,各種纖維的性能如何,甚至還把洗滌服裝的水溫、洗滌方式,以及用何種類型的清洗劑、洗滌后如何保養等等都印在了上面。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這樣的吊牌看起來就感覺貼心、舒服。同時也可以看出這家品牌服裝企業對消費者是十分負責的。如果要選購的話,我想消費者沒有理由不買這個品牌的服裝。
在生活中稍微細心的消費者就不難發現,一般大的品牌服裝其吊牌制作都十分考究。以吊牌上的洗滌方式說明來看,絕大多數雜牌服裝就簡單的印上幾個圖形來表明。而高檔的服裝則會用文字明確的向消費者說明,例如洗滌圖形中的熨斗圖案就有在熨斗中間畫一個點、兩個點、三個點的,還有在熨斗上畫叉的也有在熨斗下畫叉的。老實說,不是專業人士絕大部分普通消費者特別的年輕消費者,必然會看得一頭霧水。如此例子在水洗圖形庫里面不勝枚舉,確實讓廣大消費者很為難。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很多紡織服裝企業也開始注重把自己取得的有關認證標示在服裝吊牌上進行了展示。例如:全棉、純毛認證,ISO認證,綠色產品認證等等。這都是非常好的事情,不但可以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同時也間接的將自己的企業形象進行了宣傳。另外,還有部分企業將條形碼等防偽手段也用在了服裝吊牌上。
先賢說“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小小的服裝吊牌就很生動的演示了細節決定成敗這個道理。目前,越來越多的紡織服裝企業已經認識到服裝吊牌已經成為了體現品牌誠信,提升品牌附加值的宣傳窗口,成為了提升品牌核心競爭力的利器。{page_break}
質量大憂慮:“注水”的吊牌
據了解,服裝吊牌已經逐漸開始成為歐盟、美國以及其他國家對我國服裝出口設置技術性貿易措施的焦點。但是,我國相關服裝企業對吊牌的認識還遠遠不夠。相關部門在日常檢驗監管中對吊牌的抽查結果也不容樂觀,因出口服裝吊牌不符合要求而遭遇退貨、索賠的事件時有發生。
2010年5月,福建泉州某服裝企業按照訂單要求將一批服裝產品發往阿聯酋。貨物到港后,產品卻意外被當地海關扣押。原因就是這批服裝產品的吊牌標注的纖維成分于產品的實際情況對不上。這批產品就被滯留在阿聯酋海關長達半年之久。期間造成的直接或者間接損失都得由泉州這家企業來承擔。這個案例就充分體現出我國絕大部分中小型服裝出口企業對吊牌不夠重視,其后果就是自身蒙受巨大經濟損失。
有關專家告訴我們說,我國出口企業出現這類吊牌標示與產品纖維含量不符的原因主要是:很多服裝加工廠對面料的真實成分不清楚,自我風險意識不強,盲目依賴供應商提供的成分吊牌,沒有及時對面料的纖維成分進行檢測和驗證;
國內外紡織原材料價格普漲,成本的增加使部分紡織企業用一些低檔面料通過外觀不易辨別的特點來壓縮成本,以獲取更大的利益;對不同目的國纖維含量誤差的規定不了解。以混紡類服裝為例,美國、歐盟等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不同的強制性規定,所以我國的服裝出口企業一定要正確地標注紡織品的成分吊牌,才能確保出口產品符合進口國要求。
另外,在國內的紡織服裝市場上,吊牌使用不規范甚至于混亂的狀況較之外銷來說,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實際上,在購買紡織服裝產品之前,認真看過服裝吊牌的消費者初略估算不到10%。為什么現在大多數消費者都不把服裝吊牌當回事呢?歸根結底就是國內服裝市場上的吊牌大多“注水”嚴重,早就失去了消費者的信任。纖維含量上來說,含一點羊毛的就敢標明是純毛,化纖的敢說成是100%全棉等等現象是屢見不鮮。甚至某些廠商還“發明創造”出了一些莫須有的纖維名稱來忽悠消費者。
據了解,現在一些服裝企業給服裝的吊牌成分標“注水”幾乎成了紡織服裝行業里司空見慣的“潛規則”。更有甚者就干脆直接連服裝吊牌都不掛了。
2011年初,湖北的張先生在武漢漢口天門墩的一家服裝商場花388元購買了一件外套。由于在現場沒有仔細查看,待到回家之后才發現這件衣服竟然沒有吊牌。他在通過網絡查詢了服裝吊牌的相關知識之后,懷疑自己買到的是假冒偽劣“三無”產品。于是第二天便找到商家要求退貨。
然而,該商場的店售貨員卻直截了當的告訴他說,不能退貨,只能換購同價位其他商品。售貨員還強調,他們店的所有衣服都沒有吊牌,從沒有顧客因為衣服沒有吊牌而要求過退貨。鬧到后來店主出面也不同意退貨,還告訴張先生說吊牌都是“注水”的,假的,有沒有都沒有關系。張先生不得不找消協,但商家卻來了個“死豬不怕開水燙”無論如何就是不退。目前,張先生已經在準備通過法律程序來解決這個問題。
實際上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在國內賣場、商店銷售的服裝、鞋子,都應懸掛吊牌,吊牌應標明制造者的名稱和地址、產品名稱、號型、材質、洗滌方法、產品執行標準編號、產品質量等級、產品質量合格證等內容。無疑這場因為服裝吊牌引發的糾紛最后的勝利者必然是張先生,但是這一番折騰下來也著實讓人煩心。
同樣因為服裝吊牌讓消費者疑惑的事情還發生在成都的王女士身上。她在一家服裝店買來衣服后,發現吊牌又兩個,分別是衣服本來的吊牌和服裝店的吊牌。上面標價一共加起來竟然有四個。衣服本身的吊牌上有三個價格,一個是吊牌上印的標價398元,在此上貼了張1000多元的標價,另外最后有500多元的標價貼于最上面,層層覆蓋。然后,因為該店是連鎖購物店,所以在原掉牌上,掛了此店自己的吊牌。標價209元,她最后買來是價格也是209元。同時她還發現衣服本身的吊牌上未標明產址和產家。王女士看得是暈頭轉向,一件衣服兩個吊牌、四個價格,換著是誰也看不清楚里面的門道。只不過,工作繁忙的王女士選擇了沉默,沒有找到商家詢問清楚情況。
我國國內服裝市場的吊牌亂想由此可見一斑。隨著消費者對服裝穿著舒適性、安全性及功能性要求的提高,吊牌所涵蓋的內容將愈來愈多。我國服裝行業的全球化發展已成定局,無論外銷出口還是搶灘國內市場,企業都無法規避吊牌的問題。我國的紡織服裝企業如何能打一場漂亮的行業大戰,“服裝吊牌”是不容忽視的重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