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相信“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
西班牙“快時尚”巨頭ZARA屢登質量黑榜
快時尚屢登黑榜
“快時尚”巨頭-西班牙品牌ZARA自2006年進入中國市場之后,至少7次被抽檢到存在質量問題。甚至從去年至今,ZARA在各大城市被有關部門檢測就有4起質量不合格案例,而在各大投訴網站和論壇,關于質量不合格的投訴更是絡繹不絕。對于這樣的現象,我們不禁要問:快時尚就等于低質量?
就在2011年5月,北京市消協公布的一份檢測報告顯示,一款ZARA 產品面料標簽稱“含棉量為75%、羊毛20%、滌綸5%”。而實際檢測結果顯示,其含棉量為68.2%;羊毛含量僅為10.6%,比標注少近一半;聚酯纖維,也就是滌綸含量為15.7%,超過標注的兩倍。業內人士表示,“從去年開始,由于棉花價格居高不下,很多服裝品牌已經越來越傾向于使用滌綸等化纖面料,以降低成本。”2009年12月,北京消協檢測到"ZARA"品牌一款外套大衣含絨量不合格,標稱含50%羽絨,實測含絨量只有40.5%.
ZARA的色牢度不達標也成為“慣犯”。2010年1月,上海市工商局公布了近期對滬售部分羊絨羊毛制品、兒童服裝的質量監測結果,共有26批次商品不合格,其中羊絨羊毛制品、兒童服裝各13個批次不合格。ZARA榜上有名。另外,還有10個批次色牢度不達標。如由颯拉商業(上海)有限公司生產(供貨)的"ZARA baby"一款嬰孩夾克/外套(型號規格:80/52 )該指標不合格。
在“質量黑榜”上,ZARA并不是惟一的“常客”,同為“難兄難弟”的還有另一家“快時尚”巨頭H&M。根據上海質監局官網公告顯示,在2011年,H&M也被查出針織毛衣有質量問題。該產品纖維含量項目實測結果與產品標注的不相符。H&M中國倒是第一時間站出來解釋,其公關部經理傅霞容表示:“該產品已在全國所有門店下架,而消費者如果對該產品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到店面免費退換。”態度倒是很誠懇、積極,相比某些拒不承認質量問題、拒不退換貨的商家,這點倒是能給消費者些許安慰。但她同時強調,“這系列產品并不影響到消費者對該產品的使用,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因為問題只是出在羊毛含量的標注上,產品標注含量為38%,而質監部門抽查結果是28%,”這句話的潛臺詞就是,“這根本不算個大事,雖然羊毛含量被標高,但起碼這件衣服里還有貨真價實的羊毛,至于少了那么10%的羊毛,消費者大可不必驚慌。”
但消費者怎能不驚慌?據不完全統計,自2008年以來,H&M 已經至少4次被國內多地市工商、質監部門抽檢質量不合格。傅霞容還表示,“這是工廠的失誤,我們對此向消費者表示道歉。”眾所周知,為了保證一周兩次的上新速度;H&M將業務分散給世界各地眾多的外包工廠生產。將責任歸咎于工廠,我們暫能接受,但4次登上質量黑榜的事實,還讓品牌方無動于衷?一次次登上質量黑榜,一次次道歉,再一次次繼續犯錯。
頂級大牌不靠譜
快時尚質量欠佳,大牌的品質總該有保證吧?無獨有偶,上周上海檢驗檢疫局發布公告,稱去年共對1萬批次以上的進口服裝及仿真飾品進行了抽檢,總體不合格率三成左右。
數據顯示,上海口岸進行法定檢驗的進口服裝及飾品中大多數為中高檔品牌,總金額高達5.6億美元。部分飾品砷含量超過國家標準2到3倍,鉛含量也非常高。此外,另一項進口服裝的檢測報告顯示,進口服裝批次不合格率高達55.8%;不合格進口服裝存在以次充好、色牢度不合格、PH值超標和甲醛含量超標等情況。
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費國,兜里越來越有錢的中國人心里都有一個共識,外國的品牌質量就是好,買外國貨那是品質、是面子、是實力的象征。這條新聞告訴我們,進口奢侈品質量也并非件件“質量過硬”。PRADA包包掉色、GUCCI拉桿箱接二連三出問題、LV新鞋兩次開膠……越來越多的奢侈品牌進入中國市場,他們將奢侈商品帶入中國的同時,似乎把質量和信譽留在了本國。
外國品牌也信奉“中外有別”
隨著中國市場的繁榮,進口消費品不斷擴大的同時,品牌的質量問題愈發引起關注。無論是快時尚品牌ZARA、H&M,還是一線大牌LV、PRADA,都曾經絆倒在“質量門”前。
曾有網友跟帖說:“在巴黎看到的ZARA,質量比國內的好多了,國內ZARA產品的質量普遍比國外差。”面對眾多的質疑,他們的沉默、內外有別、無視中國標準等等,都讓中國追捧者很受傷。什么大牌風范、國際品質早就被拋到了九霄云外。有人說是中國人自己不爭氣,我們也想買物美價廉的好東西,但無奈國內商品就是“廉價”的代名詞。雖然近幾年國外品牌頻頻被曝質量問題,但消費者對洋貨還是趨之若鶩。
另一方面,不成熟的市場監管體系、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和對洋品牌監管“一好百好”的思維慣性,某種程度上也助長了跨國公司的傲慢態度。曾有媒體爆料一些化妝品公司,為了能夠長期虛假宣傳,在新品上市之后先找工商局主動罰款十幾萬,然后再到各地繼續宣傳,因為有“一事不二罰”的規定,只罰一次。低廉的違法成本是國際品牌對中國消費者采取中外有別以及公然欺騙的另一個主要原因。
{page_break}
別再相信“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別再用我們的耐心把洋品牌寵壞。
借315時機,我們來回顧一下去年發生在時尚圈的10大產品質量事件,這里不乏那些我們擁躉的國際大牌,也許你現在身上穿的就是ZARA,腳下踩著LV的鞋子,臉上擦著歐萊雅的面霜……可能你不知道的是,也許下一分鐘你的ZARA會開線,LV會開膠,而你的臉,也會因為過敏而紅腫起來。當然,我們不希望上述情況發生,但以下的事例也不得不讓我們提防起來,大牌、價格不能為質量保駕護航。我們只希望消費者在購買使用的時候能多個心眼兒,品牌廠家可以添一份良心和責任,政府監管部門可以加大管理力度。希望以下事實變成歷史,希望,每天都是“315”。
ZARA連續兩年登質量“黑榜”
“一流的設計,二流的面料,三流的做工。”這是網上流傳的對ZARA的評價。來自北京的王先生曾在ZARA店里購買了一條工裝褲,起初還因為買到心儀的款式而興奮,但過了一個月就開始叫苦不迭了,“褲子剛穿了一個月,襠就磨開了,而且還是上班的時候同事告訴我的,丟了大人了,400多的褲子一個月就廢了。”王先生氣憤的說。去年,在上海質監部門和北京質監部門抽樣調查結果中,ZARA的褲子和羽絨服相繼存在PH值不合格與填充物不達標的質量問題,這是ZARA在中國第七次登上質量“黑榜”。讓人氣憤的是,這個來自西班牙的“大牌”不但沒有作出回應反而漠視媒體監督。質量問題是快時尚品牌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們也呼吁快時尚品牌,請你稍慢下來,等等你的質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