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百百貨敗走 深圳零售市場本土為大
近日,廣百百貨在深唯一一家門店關門的消息引發了行業強烈關注。事實上,這已經不是第一家在深圳遭遇“滑鐵盧”的外來零售商業品牌。究其原因,說到底依然是深圳本土零售商業已經具有相當穩固的地位,外來者,即便強大如廣百也很難在夾縫中求生存,更難以改變深圳零售商業市場“本土為大”的市場格局。
外來品牌夾縫中難求生存
在關門之前,廣百百貨在深圳幾乎毫無知名度,就連很多行業內人士都不知道廣百百貨居然在深圳還有分店。對于絕大多數深圳人來說,更熟悉的是茂業、天虹、太陽、歲寶等深圳本地百貨品牌。
在記者的采訪中,來自太陽百貨等深圳老牌百貨的負責人表示,深圳有一批深圳零售商業品牌都是與深圳城市一起成長起來的,所以在這個城市具有非常穩固的地位,而且這些商業品牌更了解深圳人的消費習慣、消費心理,所以也更接近深圳市民。此外,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深圳本土商業品牌已經在全市形成了非常完善的網絡,外地品牌想要進入是非常困難的。
據記者了解,于2009年開業的廣百百貨深圳店周邊就布局有歲寶、三家天虹商場、兩家華潤萬家等深圳本土零售商業品牌,使得其很難與他們相抗衡。
業內人士認為,現在的零售商業市場正在進入“強者更強”的發展軌道,所以在本土品牌非常強大的深圳市場,外來品牌要想“念好經”的確是非常困難的,廣百百貨等外地品牌在深圳難以生存也就不足為怪。
周邊區域成本土品牌“次主場”
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深圳本土商業品牌不僅在深圳占據穩固地位,在周邊城市也占據市場主導。在深圳周邊的東莞、惠州等城市,天虹、歲寶、海雅等深圳零售商業品牌具有非常強大的影響力。僅在東莞虎門一個鎮,就有天虹以及歲寶的多家分店,深圳零售商業品牌儼然成為當地市場的主體。
天虹等商業企業的負責人認為,深圳零售商業具有靈活的運營理念,所以更能適應不同的市場狀況。再加上周邊區域居民的消費習慣與深圳人接近,他們也更容易了解、接受深圳零售商業品牌。
正是因為市場環境相似,隨著深圳商業市場格局的逐漸飽和,深圳零售商業市場大多把周邊市場作為“次主場”來耕耘,在布局以及經營上都非常重視。近日,天虹就宣布租賃東莞中銀廣場4萬多平方米,用于東莞東縱天虹擴大經營面積及整體升級調整。而在此前的3月1日,天虹以4.86億元租賃惠州市某項目,用于開設分店。以高頻次的行動證實其對周邊市場的重視。
此外,于去年上市的歲寶百貨也加大在東莞等地的開店速度,去年年底至今已經在東莞開設數家門店。其還一再對外表示,在周邊區域的開店速度還將加快。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