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類電商行業人才成為搶奪重點
近期,由于鞋服企業電商營運興起,廠家紛紛采取網上電商營銷渠道。調查顯示,四成電商面臨人才短缺,人才成為搶奪重點。
國內首份《2012中國電子商務人才狀況調查報告》出爐。報告顯示,今年電子商務的人才需求更加趨緊,特別是電子商務企業之間跳槽成風,八成企業存在招聘壓力。僅前程無憂一家,今年5月就在全國范圍內發布了IT類職位33萬余個,比年初時增長了14%。據其預測,未來的需求量可能更大。記者了解到,電子商務行業的快速發展帶來了一系列運營問題,通過引進人才突破運營瓶頸已成為眾多電商企業的重要策略。
價格戰蔓延至人才戰
日前,某醫藥網站一則“千萬年薪招聘CEO”的微博引發了熱議。這家上線不到一年的醫藥B2C網站不惜重金,開出的“天價”年薪堪比銀行、地產、石化行業,而他們所需要的目標人才也堪稱是“跨界”高手,其中強調的一點就是“精通企業戰略規劃與管理、電子商務運營管理”。
無獨有偶,另一家傳統零售企業招聘電子商務部門副總經理的招聘文書“豪情萬丈”,表示只要曾在亞馬遜中國、當當網、京東商城等知名電子商務企業工作過即可。
還有商業地產巨頭萬達集團,為了開辟電子商務領域,打出“底薪20萬元至40萬元”的招聘廣告,但對于應聘對象的要求十分簡單,“工作經驗1年或以上,精通C++編程語言”。
盡管這些企業所處行業和規模不盡相同,卻一致地在電子商務業務上高薪求才。在從線上到線下的競爭,從比拼硬件到軟件,從搶奪市場到搶奪用戶的過程中,人才成為他們的重要砝碼。據悉,今年僅京東商城就要招聘2.5萬人,而蘇寧易購已經迎來了1200名應屆生。
在杭州,最受歡迎的電子商務人才莫過于來自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曾表示,他們的人才流失率非常低,且流動情況也處于健康的狀態。不過即便如此,仍有大批欲進軍電子商務或發展電子商務的企業虎視眈眈他們的人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因為阿里巴巴的電子商務做得成功,就證明他們的產品、定位、盈利模式都是比較成熟的,所以他們的人才特別吃香。
電子商務業對人才的厚愛越來越表露無遺。還有一個被傳為“神話”的經典案例:一個進入某賣鞋網站實習僅僅3個月的員工,被其他電子商務企業挖走,而且搖身一變成了“挖人”企業的“電子商務運營總監”。
四成電商面臨人才短缺
上周,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與國內電子商務人力資源服務商贏動教育共同發布了《2012中國電子商務人才狀況調查報告》,對凡客誠品、拍鞋網、蘇寧易購、麥包包、同程網、東方購物等1286家國內知名電子商務,從企業規模、招聘狀態、人才壓力、職業素質等角度進行調研。調查結果顯示,81.82%的企業存在招聘壓力,59.09%的企業預計在一年內會有大規模招聘需求。其中,表示招聘壓力大的企業占40.91%;每月都有招聘需求的企業占27.27%;處于人員流失率高、招聘壓力大的企業占13.64%。
由于企業人才流動量大,高薪留住人才已經成為電子商務的主要手段。目前,薪酬增長壓力成為困擾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的主要問題之一。同時,頻繁的招聘活動調高了企業的招聘成本。被調查企業中,招聘成本在100元/人以下的占18.18%,招聘成本在100元—300元/人的占45.45%,招聘成本在300元—500元/人的占20.45%,招聘成本在500元/人以上的占15.92%。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崔立標說,目前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迅速且競爭激烈,為了奪得市場,許多企業沒時間和精力去培訓員工。“對于電子商務企業而言,他們缺的主要是直接能夠上手的、有工作經驗的員工。”通常狀況下,中小的電子商務企業挖來成熟的人才,再結合自己原有的模式上進行創新和升級,以提高企業自身的競爭力。一方面是電子商務不斷挖人造成行業跳槽成風;另一方面,面對高薪、有前景的跳槽,許多員工也抵制不住誘惑。從目前最需要的人才來看,電子商務運營人才、技術性人才需求最大,其次為推廣銷售人才和供應鏈管理人才。{page_break}
建立人才培訓體系解困
然而,太“急于求成”的“挖角”并不能解決長久的問題。《2012中國電子商務人才狀況調查報告》顯示,未來5年,我國3000多萬家中小企業將有半數企業嘗試發展電子商務,此時,再靠“挖角”,遠遠解決不了企業的發展問題。
根據報告顯示,目前在解決人才的渠道上,有超過93%的企業選在招聘網站,而通過內部培養提拔的占43%,這也與市場上電子商務人才缺少有關。報告還揭示了中國電子商務人才問題的三大核心矛盾。
第一,是快速的行業發展速度與人才供應不足的矛盾。電子商務行業每年以50%以上的增速快步發展,尤其是大量傳統企業轉型電子商務更是引起人才的爭奪;電子商務屬新型產業,人才存量不足,再加上高校人才培養輸出不足,此一矛盾形成電子商務領域巨大的人才真空。
第二,是電子商務企業微薄的利潤與高額的人力資源成本的矛盾。電子商務企業此起彼伏的價格戰、流量爭奪戰使企業利潤不斷下降;人才稀缺,薪酬成本高企,頻繁的招聘和新員工培訓、過高的流失率,形成人才資源成本過高;此一矛盾形成電子商務企業巨大的成本壓力。
第三,是電子商務行業快速更新的知識結構與傳統教育模式的矛盾。電子商務的知識結構中,理論體系尚未形成,現存知識技能全部來自實踐的總結,并在實踐中不斷更新,電子商務新技術、新模式不斷涌現,例如團購模式的發展、社會化電子商務、移動電子商務的嘗試;傳統的教育培訓模式在電子商務人才培養中碰到很大問題。
對此,崔立標指出,高校應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改善當前的電商人才培訓體系;電商企業要改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這才真正是解決電商人才所處困境的舉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