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紡織產業集群發展經驗及未來發展思路
日前,全國紡織產業集群試點十周年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總結了試點工作開展以來產轉型升級經驗,并明確了今后發展思路。據了解,目前試點地區由38個市縣鎮擴大到191個市縣鎮,其紡織經濟總量占全國紡織經濟總量的40%以上。
“我國紡織產業的發展進步是世上公認的,但是前些年也有許多人不理解為什么中國制造紡織品、服裝生產量那么大、那么便宜,還能賺錢,還能買更貴更好的設備繼續發展。可是,他們聽到或參觀過紡織產業集群地區介紹以后,就理解了。”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陳樹津在會議上做報告時說。
從2002年開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把紡織產業集群試點作為戰略工作來抓。產業集群試點地區遍及22個省區市,東、中、西部均有,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集中了大部分。紡織產業集群蓬勃發展,已成為行業轉型升級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紡織經濟在產業集群地區經濟中的支柱地位日益突出,為地方經濟增長改善民生發揮了重要作用。
十年來,產業集群克服盲目性,從感性發展逐漸走向理性發展;規模大為擴張,資本壯大;工藝技術裝備水平提高,產品逐步升級換代;產業鏈逐步完善,產銷結合更密切;區域品牌、企業自主品牌逐漸成長。“十年前整體是處于初級階段,但不平衡,有的還比較落后;現在普遍上了一個層次,仍不平衡,涌現了一批轉型升級見成效,具有新型產業集群內涵的地區。”陳樹津如此評價。
在總結產業集群發展經驗,主要有幾個亮點,一是當地政府重視,充分運用掌握社會經濟發展的各項資源,培育、引導、支持產業的發展。二是圍繞特色行業特色產品,實現規模化、專業化。三是不斷完善產業鏈配套,采購配套成本就愈低,受市場波動影響小,回旋余地大,集群經濟比較穩固。四是以技術裝備更新改造為突破口,推進了技術進步。五是產業與專業市場互動互促,呈現加速度提升發展。六是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行業的不斷進步,集群地區重視骨干企業、大企業培育,使得集群經濟發展更穩定。七是許多地方都努力建設區域品牌,推動產業更好,影響更大,同時也帶動本地社會、經濟、文化等各項事業的發展。
會議同時表彰了首批全國紡織模范產業集群、第三批全國紡織產業集群發展突出貢獻工作者,并頒發了紡織產業集群試點工作十年貢獻獎。并公布了第十二批紡織產業集群試點地區名單,遼寧省瓦房店、湖南省華容縣和四川省彭州市等7個市縣入圍,并獲得相應稱號。
附第十二批紡織產業集群試點地區名單
1.遼寧省瓦房店市——中國家紡流蘇名城
2.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南陽街道——中國童裝名鎮
3.湖南省華容縣——中國棉紡織名城
4.四川省彭州市——中國家紡名城
授予新稱號試點地區的名單:
1.遼寧省海城市西柳鎮——中國棉服名鎮
2.浙江省長興縣——中國襯布名城
3.福建省長樂市——中國經編名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