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紡織行業集群動態分析盤點(9.2)
阜陽市潁東紡服產業園區主體工程將完工
近日,記者從潁東區獲悉,總投資近1.8億元的潁東經濟開發區紡織服裝產業園區項目,主體工程即將完工,預計明年上半年可投入使用。
該紡織服裝產業園區占地近150畝,于2012年6月動工,是為加快紡織服裝產業快速發展而建設的中小企業發展平臺項目。其主體工程包括:20000余平方米的倉庫,4棟總面積超過75000平方米的標準廠房,1棟13300余平方米的研發樓,以及4棟總面積近39000平方米、最多能容納8500多人入住的宿舍樓等。截至8月20日,該園區倉庫、宿舍樓以及3棟標準廠房大樓主體已全部完工,剩下的1棟標準廠房和研發樓預計將于2個月內實現主體封頂,園區全部主體工程將于今年年底前交付驗收。
據潁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周東江介紹,紡織服裝產業園區主體工程全部完工后,將立即進行配套設施的建設,預計明年上半年可迎來第一批商家入駐。目前,相關部門已對園區產業發展、引入標準等作出初步規劃,招商工作正在加緊進行中。園區正式投入使用后,年產值將在5億元以上。
國內七家紡織產業集群發布社會責任報告
在8月28日召開的2013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年會上,浙江省海寧經編產業園區等7家產業集群聯合發布了其首份社會責任報告。這7家產業集群的報告涵蓋了4000億元以上的紡織服裝業產值,超過18000家紡織服裝企業,以及約70萬紡織服裝行業員工,將大幅提高行業可持續發展信息的覆蓋面。據介紹,2009年以來,近50家紡織服裝企業發布了超過180份社會責任報告,這使得紡織服裝行業成為我國發布社會責任報告份數最多的制造業行業。
“抱團取暖”成國內紡織行業發展新態勢
從近日召開的“2013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年會暨社會責任報告聯合發布會”上獲悉,抱團取暖,依托集群式發展,優化產業鏈,克服原材料價格高企、勞動力成本上浮等不利因素,已成為近年來我國紡織行業發展新態勢。僅浙江省海寧經編產業園區等7個產業集群的年產值就超過4000億元。
紡織行業以中小企業為主,靠中小企業“單兵作戰”難以抵擋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居高、外部環境趨近等多重考驗。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陳樹津說,以骨干企業為紐帶,中小企業專業化分工為依托的產業集群成為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從2002年紡織行業開展產業集群試點至今,全國紡織服裝行業已有超過190個紡織產業集群,產能超過行業總產能的40%。僅福建省石獅市、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浙江省海寧經編產業園區等7個產業集群就涵蓋4000億元以上的紡織服裝業產值,超過18000家紡織服裝企業,以及約70萬紡織服裝行業員工。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高勇說,集群和企業好比草地和樹木的關系。集群可在研發、監測、培訓等方面提供有效服務,滋養企業發展,反過來說,企業靈活性也使集群更具活力和生命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