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學生在運動服裝的消費分析
為研究大學生運動服裝消費情況,我們對其中一所大學院校學生進行調查研究,以分層抽樣法,抽取600名大學學生為資料來源,探討學生在運動服裝的消費傾向、購買習性以及對產品的訴求等,以提供運動服裝廠商,在目前市場的行銷上其它的思考空間。
因為受訪的都是年輕的學生,受到電視媒體的影響明顯較其它媒介來得大;此外,學生間相互模仿或追隨偶像明星的穿著,也是常有的情況。除了這兩種模式,經由逛街及平面廣告的也占有不少的比例。運動明星產生的效應,也可以說是另一種的媒體廣告,透過各種比賽活動,達到了推銷商品的效果。因此,整體來看,廣告在學生商品信息取得來源,保守估計就占了50%以上,無怪乎現在各大廠商莫不在廣告上挖空心思,希望能給人最深的印象。
1.購買動機
經調查研究,購買動機中最多的是覺得“有所需要”才買的,占31%;第二是“受廣告影響”(23%);第三.第四為“折扣”與“隨機”,都差不多占18%。
由于年輕學子不管是上課還是平時的活動,運動服裝都是很普遍的穿著,因此實際需要成了最主要的購買動機,所以要如何提升學生的購買力,可以朝著創造其需求來著手。此外,經由一些廣告的效應,也會使學生有購買的意愿,這點也呼應著前一項的調查結果。
2.購買時考慮的因素
經調查研究,學生對于購買的考慮因素,第一為“顏色樣式”(31%),第二為“品牌”(25%),第三是“功能性”(18%),“價格”“舒適性”都約占12%。
由這份數據可以了解到現在學生消費的觀念,與一般人的認知已經有很大的差距,對于追求美觀性與名牌的情況,遠多于價格和舒適性的考慮,更是把實用性遠遠地拋在后面。這種情形也可以透露出現在的學生的消費能力與習慣,已經遠超乎一般人的想象了,所以即使價格十分的昂貴也不能阻止他們的購買欲望,而對于商品的要求,也不是輕易就能滿足于它們的。
3.購買地點
經調查研究,絕大多數學生購買運動服裝的場所都以“運動用品店”(41%)及“百貨公司”(34%)為主,“地攤”僅有13%的占有率。
由這個信息可以得知,地攤上所販賣的低價或仿冒商品,并不能受到大多數學生的青睞,他們寧可花較高的金額去運動用品店和百貨公司購買,原因可能是這些地點的商品品質比較有保障,樣式也會比較齊全。有一點值得探討的是,經由網絡或郵購的比例,僅有一個百分比,可知經由網絡或郵購的銷售管道,仍然處于封閉的狀態,可能是消費者對于網絡及郵購的安全性仍有疑慮,總覺得要親自選購才會有保障,因此要能夠打進固有的行銷市場,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的努力。
4.在運動服裝消費占總消費的比例
經調查研究,在消費的比例方面,“5%~10%”與“10%~25%”的比例幾乎不相上下,皆占有33個百分比,再來就是“5%以下”,占19個百分比。
整體看來,學生在運動服裝的消費比例并不高,大多都在三成以下,實在還有許多的成長空間,有待廠商祭出更吸引青少年學生的法寶,開拓運動服裝市場的宏大遠景。
從本次調查結果中我們可以發現,現在的大學生對于運動服裝的要求,已經從實用性與功能性,轉變成外表的美觀與品牌性,這是很值得大家探討的情形;另外經由數據上的顯示,也打破了我們傳統的銷售觀念,低價已經無法引起學生的購買欲望,如何采取新的銷售策略來取代低價促銷,將是廠商今后的重要課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