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業走出低谷還得兩年 貴人鳥逆市擴張投資置業
貴人鳥(603555.SH)成了運動品牌A股第一股。
1月7日,貴人鳥啟動招股,首次公開發行不超過1億股,且不低于5834萬股,募集資金凈額不超過8.82億元。將于1月14日-1月15日實施網下申購,1月15日實施網上申購。完成本次發行后將盡快安排上市。
為什么是貴人鳥
登陸資本市場,貴人鳥是“早到者”,也是“遲到者”。
作為運動品牌A股第一股,2012年5月過會的貴人鳥走在了喬丹體育[微博]、德爾惠的前面,后兩者同為晉江運動品牌。
1月7日晚,《華夏時報》記者致電貴人鳥副總林清輝咨詢IPO事宜,林以“不清楚情況”為由掛掉電話。
2011年11月就已過會的喬丹體育,本指望成為行業國內第一股,但由于纏身于邁克爾·喬丹姓名權官司,至今未拿到核準批文。
“喬丹體育經營比較良性,運動產品盈利能力超過特步國際(01368.HK)、361°(01361.HK)等品牌。”晉江當地一業內資深人士告訴本報記者。雖同為二線運動領軍品牌,但喬丹體育整體水平要優于貴人鳥。
另外,德爾惠尚處初審階段。
早在2008年北京奧運前后,運動品牌便掀起第一波上市高潮,那時的方向是港股,引領者是安踏體育(02020.HK)。
“民營上市首先是哪里快就往哪里走,以最快實現成功夢想。”恒潤財務咨詢董事長倪忠森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倪是安踏體育的上市顧問。
港股運動板塊中,除李寧(02331.HK)、中國動向(03818.HK)外,包括安踏、特步、361°、匹克(01968.HK)等都為“晉江系”運動品牌。另外,鴻星爾克等則選擇在新加坡上市。
彼時北京奧運已過,行業熱度漸漸退去,運動品牌相繼進入調整階段;而品牌都往港股聚集,“審美疲勞”導致市盈率屢創新低,轉向A股成為必然。
“有的企業會考慮A股市盈率比較高,但沒有綜合考慮排隊等時間因素。”倪忠森強調,目前已無運動鞋服公司到香港上市。
2013年1-6月,貴人鳥營收達12.29億元,略超匹克的11.73億元;遠低于安踏體育、李寧的33.67億元、29.06億元。由于喬丹體育未公開數據,預計貴人鳥在國產運動品牌中,營收排名第5或第6。
在產品毛利率方面,2013年1-6月貴人鳥運動鞋毛利率為38.25%,低于同行均值的40.43%,也低于同為“晉江系”的安踏、361度、特步的水平。不過,同期貴人鳥運動服裝毛利率41.16%排名同行第一,同行均值為37.81%。
商業地產生意
貴人鳥著手全國擴張,欲建60家戰略店,實為一種置業投資。
招股書顯示,貴人鳥將募資所得不超過8.82億元中的5.52億元,投向未來兩年內新建的60家戰略店,以搶占重點城市的核心店鋪資源,其中購置店鋪29家,租賃店鋪31家。并強調將經營權交給當地經銷商經營,同時進貨價由4折提高到6.5折,不改變向經銷商批發的銷售模式。
“渠道成本最高的就是店租了,把租金變為不動產,本身可增值獲利;又可以控制終端店鋪,緊密與經銷商的合作。”關鍵之道體育咨詢CEO張慶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可以說,貴人鳥想做的,無非是與許多連鎖經營品牌一樣的“商業地產生意”。
數據顯示,2010至2013年上半年,貴人鳥門店數量分別為4027家、5067家、5400家、5508家。在前期大肆擴張后,增幅呈收縮態勢。
幾經擴張后,貴人鳥資產負債率達57.92%,遠高于同行業上市公司36.19%的中值水平。
貴人鳥逆市擴張,投資置業,一則避開門店數量擴張傳統模式,二則強化終端、提高回報率。不過,該擴張模式是否為資本市場接受,尚待考驗。
不過,有點奇特的是:貴人鳥募資建設的1.87億元的惠南鞋生產基地,將新增10條快速鞋加工流水線,年產量增加850萬雙。這似乎又重回數量級的擴張模式?
貴人鳥對此解釋,隨著營銷網絡不斷擴張,公司現有生產能力難以滿足終端銷售日益增長的需求,迫切需要增加產能。
“實現對期貨、現貨的精確把握,縮短生產周期,減少庫存。說實話,大家都在做,但沒有辦法一下子調整過來,要根據公司自身的實際來做。”林文(化名)告訴本報記者,林是晉江當地一家上市鞋企的銷售負責人。{page_break}
回暖,還是深調
從近期港股運動品牌走勢來看,行業似有回暖之勢。
在連續兩季訂貨會訂單增長后,安踏體育2014年第三季訂貨會訂單增長強勁,美銀美林重申買入評級,并看高13港元。
1月7日,安踏體育漲4.5%,報收11.02元。李寧升3.4%,報收6.65港元。中國動向(03818.HK)更升破52周高位,報收1.53港元,大漲8.5%。
高盛報告認為李寧過去18個月的整合工作快將見效,今年上半年可以轉虧為盈,升至買入評級,目標價上調至8.6元,相當于2016年預測市盈率16倍。高盛預測,李寧2016年息稅前利潤率將回升至12%,2016年息稅前利潤率可重返15%的歷史高位。
“因為李寧、安踏是最先觸碰到增長瓶頸的,最早面臨著轉型壓力,也是改變最早,力度最大的。”張慶并不認為整個行業開始回暖。
所謂回暖,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憂。“一線品牌翻身一定是建立在對二三線品牌的擠壓基礎上實現的。”張慶告訴記者。
“原來當地幾家年產值在5億元左右的三線品牌,有的停產了,有的轉做外單。”林文估計,這樣的公司至少超過3家。
361度副總裁陳永靈表示,行業競爭依然激烈,預計需要1至1年半時間才會好轉,目前有復蘇跡象,對行業需求有信心。2013年前三季度,361度凈關店257家;匹克則凈減少395家。
貴人鳥表示,2013年全年訂單(含稅)金額為28.56億元,較2012年的35.60億元下降19.76%,預計本公司2013年全年凈利潤較2012年下滑約15%-20%。
“服裝行業有‘7年一個周期’一說,從2008年到現在才5年,也許再熬一兩年,行業才能走出低谷。”林文說自己心里也拿不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