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戶外時代互聯網助推成戶外產業發展
盡管國內戶外市場不復高增長時代,但國外品牌商的涌入熱情依然不減;細分領域在行業整體增速下滑的情況下開始顯現出增長實力。另外,從產品到服務、從線下到線上,國內戶外市場開始進入充滿想象的大戶外時代。
國外品牌不斷入華
在剛剛結束的北京ISPO戶外展上,集聚了來自全球的600多個戶外、冬季和極限運動品牌。與去年相比,今年參會的展商有431家,增加4%;參會品牌增長12%達到637家。
慕尼黑展覽(上海)有限公司ISPO BEIJING項目總監王亦磊表示,與體育品牌相比,戶外運動行業的體量在150億-200億元之間,還是一個比較小的行業,但下一步的發展會非常迅速,滑雪、極限運動都將成為熱門。“戶外行業不會像體育行業那樣出現阿迪和耐克等壟斷性的品牌,會有很多個性化的品牌,每一個品牌都會找到對應的消費群體。”
瑞典戶外品牌Haglofs CEO Nicolas Warchalowski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Haglofs進入中國以來,每年都保持50%左右的增長。 從Nicolas Warchalowski展示的數據可以看出,其2012年進入中國,目前已有55家門店,而2011年就進入的韓國僅有25家門店。韓國戶外品牌KOLON在國內主打時尚戶外風格,北京商報記者在ISPO展會上看到,和KOLON同一集團下的另一戶外子品牌同時展出,而后者目前尚未進入中國。COCA(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戶外分會)的數據顯示,2013年度品牌數量891個,國外品牌433個,同比增長3.59%,進入國內市場的國外品牌還是以歐洲和北美為主。
兒童戶外產業興起
COCA發布的中國戶外用品市場2013年度調查報告顯示,2013年戶外行業零售額180.5億元,同比增長24.3%。而2012年我國戶外用品市場零售總額為145.2億元,年增長率達到34.94%;2011年的增長率為50.91%。從上述數字可以看出,行業的增速一直在回落。
在戶外市場逐步回歸到平穩增長期時,兒童戶外產品成為戶外行業增長極。北京商報記者在ISPO展會上注意到,韓國品牌BLACKYAK和美國品牌KEEN都展出了其兒童戶外系列產品,這也意味著這些產品將在2014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事實上,國外成熟的戶外市場已經呈現出細分領域,BLACKYAK早在幾年前就在韓國推出了兒童戶外系列。
另外,專注于兒童戶外的品牌,如來自芬蘭的Reima、國內的Camkids在近兩年的成長速度也超越了成人戶外。Reima方面表示,目前已經在中國有8家店面,同時運營有天貓旗艦店,而今年將要拓展至20家店面。Camkids總經理洪欽銘稱,Camkids品牌在四年時間里以1000家門店覆蓋了全國一二線城市的頂級商場,而這個速度是成人戶外產品難以企及的。在業內人士看來,家庭和親子概念的流行影響著兒童戶外產品市場。
線上拓展市場
經營有NORTHLAND、LOWA、LEKI三個品牌的南京邊城體育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耿認為,在過去十年,隨著中國的戶外市場越來越大,戶外品牌也越來越多,競爭也變得更加激烈。“中國戶外市場已經渡過了只看品牌的第一階段和重視產品質量的第二階段,現在處于第三個階段,除了品牌和質量,還要在營銷和渠道方面全方位經營。”
電商這一渠道成為過去一年里所有戶外品牌都繞不開的話題。探路者在去年“雙11”當天取得了7800萬元的銷售,而駱駝則創造了單品牌3.8億元的電商新奇跡。ISPO展會上,一位專注于戶外帽子的外國品牌商表示,對中國代理商的要求是只要開天貓店即可。
在多數品牌僅僅把線上視為一個銷售渠道時,探路者已經開始探索通過線上構建“一站式戶外服務平臺”。探路者陸續控股了新加坡在線旅游平臺Asiatravel和收購了國內最大的戶外旅行活動網絡平臺綠野網。綠野網CEO卓光稱,未來將形成以探路者的產品+綠野網的領隊資源+Asiatravel線路資源為格局的戶外平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