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促我國零售業步入穩健轉型期
普華永道最新公布的相關報告顯示,盡管今年前3個季度我國零售行業增長整體放緩,但隨著消費者信心指數的回升以及季節因素,第四季零售行業有望回暖。積極面對網絡銷售等新渠道、新模式帶來的轉型需求、進一步完善全零售模式,成為眾多零售企業面對的關鍵課題。
這份《實現全零售—消費者的期望推動未來零售商業模式的發展》顯示,今年前8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61萬億元,同比增長12.1%,增速較去年同期增長率下降0.7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的企業商品銷售總額8.30萬億元,增速為9.7%,增速低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個百分點。
報告預計,展望今年第四季度,從消費者信心指數來看,國內消費者對經濟前景、收入水平等方面的預期逐步回升,消費信心也隨之明顯改善,預計零售業增長將有所回升,整體趨暖。
報告顯示,中國消費者在網購方面領跑全球,每天都有七分之一的消費者在網購,每星期的網購比例超過60%,而全球范圍來看,這一數字分別僅為5%和21%。
報告認為,中國消費者使用多種設備進行購物,要求加強在使用各種渠道購物體驗的一致性。消費者期待出現一種“全零售”方式,這種方式既能將數字體驗帶到我們的現實世界當中,同時又能提供一個更綜合、更個性化的體驗。“全零售”模式對零售企業的擴張布局、運營管理、營銷渠道、物流配送、IT技術運用提出了全面的創新要求,并引領企業轉型。
相關鏈接:
9月最新財報統計數據顯示,有43家紡織服裝業上市公司公布2014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其中,僅有4家公司預增、5家公司續盈、14家公司略增、6家公司預減、7家公司略減、2家公司首虧、4家公司續虧、1家公司不確定。由此可見,43家紡織服裝業上市公司中今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喜與報憂的各占一半。
2014年上半年宏觀經濟運行軟著陸,紡織行業緩慢復蘇,短期內恢復乏力,受此影響紡織服裝行業產銷量有所增長,雖較上年有所下滑,但與一季度相比已有所回暖,國內消費者信心指數有所回升,消費者情緒趨于穩定。而到了第三個季度,紡織行業又遇史上最冷“寒冬”。
招工難的問題,目前,這些企業為了招聘工人,不得不提高工資待遇,這使得紡織企業的人力成本大大增加,匯率變化、原材料上漲大幅度提高了企業成本。
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企業通常在產品質量方面嚴加把關,但對產品安全、環境保護的重視度不夠。尤其是自次貸危機爆發以來,美國市場需求下降,歐盟對我們紡織品服裝出口的支撐作用日益凸顯的現在,歐洲注重紡織品生態環保的檢測也對我國紡織業出口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
國內運動品牌低迷,國外鞋服裝品牌借機搶占中國市場,使得存貨更多,都有可能導致企業無法從事更多新產品的生產與開發,而沒有新產品吸引消費者,銷量就會下降,企業將會被庫存壓貨拖入惡性循環之中,而原材料紡織業會進入低迷中。
很多紡織行業者沒有意識到互聯網將帶來傳統企業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的運行方式已經無法讓服裝紡織行業能有所回暖了。紡織行業想回升必須進行終端的巨大轉型。
現在的電商也好,網上零售也好,規模越來越大,去年的全年數字還沒有出來,但是測算有可能服裝、服飾加上家用紡織品,在網上的零售會接近甚至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去年全社會的消費品零售總額是23.4萬億元,在這23.4萬億元里面大約11%是紡織品的服裝、家用紡織品。那么也就是說,2.5萬億元到2.6萬億元是紡織品服裝。如果網上銷售超過了5000億元,也就是說現在的終端20%都在網上賣了。所以,這一塊也會造成一部分服裝企業的銷售方式發生重大變化。所以,去年一部分服裝企業,比如運動裝、面向年輕人的服裝等,可能門店就關得比較快一些、多一些,因為這一部分轉到網上銷售應該是一些熱門商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