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市場棉紗價格不斷下調 明年有望回暖
數據顯示,今年1~3月,按美元計價,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為597.8億美元,增長2.9%。其中紡織品出口239.9億美元,增長4.2%;服裝出口357.9億美元,增長2%。按人民幣計價,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額為3661.3億元,增長3.1%。其中紡織品出口1469.3億元,增長4.4%;服裝出口2192億元,增長2.2%。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份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呈現下跌走勢,按美元計價,當月出口125.7億美元,同比下跌32.6%。其中,服裝出口66.9億美元,下降35.4%。按人民幣計價,紡織品服裝3月單月出口額為770.7億元,下降32.3%。其中,服裝出口410.3億元,下降35.1%。
近期,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下調機采棉銷售價300~500元/噸、港口外棉CIF和清關人民幣報價小幅向下浮動,鄭棉期貨近月合約也有所下滑。由于棉紡織廠、經營商直接從內地倉庫采購新疆棉比例下滑,移庫至內地的手采棉報價不再堅挺,2128級報價從14200~14300元/噸下滑至14000~14100元/噸,南疆喀什莎車、麥蓋提、巴楚等產地2128手采棉降至14000元/噸以下。
記者了解到,對于棉價下調,用棉企業觀望情緒濃重。目前,棉紡織企業現金流壓力較大,山東、河南、河北、江浙等地一些中小紡企工資發放成難題,原料采購時斷時續。與此同時,近一段時間,進口紗持續沖擊國內棉紗市場,棉紗價格“跌跌不休”。對于下游市場需求、出口訂單情況,棉紡企業普遍表示擔憂。
據港口貿易商反映,目前進口紗普梳環紡21支報價18000~19000元/噸,較國產紗價格低1100元/噸。進口紗產地以印度、烏茲別克斯坦、印度尼西亞等國居多,產品主要集中在上海、浙江、山東各港,品種以報價在18000~21500元/噸之間的普梳21~32支紗為主,還有少部分氣流紡16~21支,精梳32支、21支棉紗。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2015年新疆棉花目標價格為每噸19100元,較去年下調700元/噸。業內人士認為,目標價格的下調不會對棉花種植面積產生太大的影響。700元/噸的補貼實際折算成籽棉每公斤不到0.4元,所以從對種植面積的影響上來說,種植該種棉花的棉農依然會種,種植面積的下滑更多地源于去年種棉收益的整體性下滑,比較效益低下。
與此同時,目標價格的下調對于新年度棉價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有分析人士表示,從本年度來看,軋花廠多數都是虧錢的,主要因為高價搶收籽棉卻沒能高價出售皮棉,按照前期收購14500元/噸左右的成本,加上后期的利息以及倉儲等費用,每噸虧損接近千元。這或許會導致下一年度棉企開秤收購較為謹慎,初期壓價收購的可能性較大。
對于棉農來說,由于今年多數地區反饋實際補貼加上出售價帶來的綜合價格沒能達到19800元/噸,在今年目標價格更低的情況下,棉農可能會選擇保障自己的利益出現持棉惜售的情況,這樣會對棉價形成一定的支撐,新年度棉花價格再下調的目標價格下很可能出現低開震蕩后逐步上行的走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