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仁和春天棕北店或將閉店
2017新年伊始,位于成都人民南路4段的仁和春天百貨棕北店開始清倉甩賣。據世界服裝鞋帽網獲悉,該店業主方與托管方的商業管理輸出協議已于16日到期,不再續約,接盤的家居品牌方已經入場開始裝修。

作為曾經成都乃至西南地區本土高端百貨標桿的仁和春天百貨,引領了成都高端消費20年。隨著人東店、光華店被收購,棕北店關門,仁和集團旗下已經不再持有高端百貨,未來轉而進軍社區商業。

棕北店新年關門家居品牌接盤
1月17日上午10點半,記者來到位于人民南路四段的仁和春天棕北店。遠遠的,從其臨街的二、三樓櫥窗就可以看到,里面的柜臺已經撤空。走進一樓,中庭有一個品牌的大衣正在清倉甩賣。其余的幾個專柜還在營業,但是已經幾乎沒有顧客,而通往二樓的電梯則已經封閉。
“24號就要全部停業了,以后要買可以去仁和的其他店。”收銀臺的服務員說,今后這里5層樓將全部開成美克美家的家居商場,樓上已經開始裝修了。
仁和春天品牌從該商圈的退出,也令其原有消費者唏噓。從2003年開業至今的15年間,這里曾是南門高端消費的“地標”——無論是其經營的國際大牌服飾和奢侈品,還是原來在其隔壁營業的銀杏南亭餐廳,都曾風光一時。
引領高端百貨20年春天百貨全部易主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仁和集團以珠寶業登陸市場經濟舞臺,繼而進軍百貨業。從1998年開出人東店,到2003年開出棕北店,再到2009年光華店面市,仁和春天百貨樹立了本土高端百貨品牌的標桿,引進了許多國際一線品牌,許多成都人對奢侈品的認識都是從這里開始的。
但是,隨著2014年之后IFS、太古里等新的高端零售商業入駐,傳統高端百貨受到沖擊,業績下滑,仁和自身也開始謀變。2015年10月,仁和集團向成商集團出售了人東百貨的全部股權,隨后紀高有限公司也轉讓了光華百貨100%的股權。
而早在此前,棕北店的物業就已經出售給一個新加坡業主,仁和集團與業主之間是托管經營的關系。“在我們收購了仁和兩家店之后,棕北店也由我們來繼續執行托管經營,但我們和業主方的商業管理輸出協議到今年1月16號就到期了。業主方表示不再續簽協議,要將物業整體轉租給美克美家。”成商集團市場部總監陳果對記者表示。
進軍社區購物中心新商業明年開業
實際上自成商集團收購仁和春天兩家店起,仁和春天集團旗下就沒有再經營百貨業務了。那么,仁和春天集團是否將徹底退出百貨業呢?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仁和春天集團位于成都南部府城大道西段的仁和春天國際廣場正在招商,其中包含有住宅、寫字樓和商業,其商業物業面積約15萬平方米。去年,曾有傳言稱該廣場的商業物業將整體出售,大悅城等多家企業有意接手。不過,17日下午記者致電該廣場招商部總監張華,對方表示,“之前確實有和其他公司談過,不過沒有達成合作。預計商場將于2018年5月開業,由仁和集團自己的團隊打造。由于商場的面積較大,不再考慮做高端精品百貨,而是要走社區購物中心的路線,涵蓋超市、餐飲、百貨等業態,打造親民的精品城市購物廣場。”
不過,仁和集團新商場可能不會再叫“仁和春天百貨”了。“至于具體叫什么名字其實不重要,我們也可以打造一個新的品牌出來。”張華稱。
開店閉店交替發生零售業紅海搏命
2017年伊始,成都商業再次風云變幻,開店與閉店同時進行——就在10天前,北京華聯成都最后一家店關店。與此同時,伊藤洋華堂眉山店在上周正式開業,家樂福龍泉驛店18日也將試營業。
“成都百貨零售業的競爭激烈度,在全國來說都是數一數二的。可以說,2017年的形勢也是很嚴峻的,我們都面臨著更大的挑戰,需要更好的定位和更精準的營銷,以此應對未來的競爭。”茂業商業董秘鄭怡昨日在接受記者的采訪時表示。盡管茂業商業2016年三季報顯示,公司成都地區百貨業態主營業務收入增長了156.78%,其中仁和兩個店3-9月的營收8.43億元,但面對2017年的新形勢,茂業仍持謹慎樂觀態度。
“2017年,關門歇業和開門迎客交替發生,這將是今年的零售業新常態。”省連鎖商業協會會長冉立春說,今年關店的零售將主要有四種情況:前幾年跑馬圈地、過度開發的,現在要關店收縮戰線;物業租金等剛性成本連續上漲的;受到電商沖擊,盈利模式和經營模式走到盡頭的;此外還有模式陳舊不能適應當前消費者需求的百貨,也許都將在2017年說再見。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