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需要怎樣的電商平臺?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相關負責人透露,京東大服飾事業部正式更名為京東時尚事業部,京東自營加碼奢侈品電商。與此同時,京東還宣布推出了針對奢侈品的“白手套”快遞配送服務,也就是劉強東口中的 “未來京東配送小哥會穿著西裝,戴著白手套,開著電動汽車配送奢侈品”,直達家門口。

這不是最近京東針對奢侈品的唯一動作。4月份時,章澤天代言京東聯合法國知名時尚品牌JAY AHR推出的JDLAB(X)系列;五月份時,京東正式加入美國服裝和鞋履協會(American Apparel&Footwear Association,簡稱AAFA)。這就意味著,除寺庫、尚品網等原有的奢侈品電商,京東為代表的等綜合性電商平臺也開始爭奪這塊“蛋糕”。
值得一提的是,前幾日在朋友圈沸沸揚揚的京東“土模”事件被看作是本次布局的導火索。其實,京東這次被吐槽“模特所展示的產品風格與奢侈品輸出的理念存在差距”的失利再次印證了奢侈品走向電商的重要阻礙:以奢侈品排他性的消費體驗和對假貨的擔憂。京東這種略顯“接地氣”的商品圖片,會使奢侈品消費者們感覺自己看中的商品不合身價。有些消費者更是直言“這是真的包么”?
由于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實體店增長受阻、海淘沖擊等原因,奢侈品不得不開始走向電商,在網購已經消費習慣的中國尤其如此。雖是發展趨勢,但奢侈品電商一直難以解決的難題有二:一是假貨難以杜絕,二是傳統奢侈品實體店消費過程中產生的排他性、優質服務等購買體驗。假貨問題還可以通過奢侈平自營、聯合平臺整改等方式加以緩解,購買體驗則會因為網購的固有屬性難以優化。曾經有消費者表示,“在線上買的話,就是一個冷冰冰的紙盒過去了,體驗很不好。”
4月份時,法國品牌瓏驤(Longchamp)與微信達成戰略合作,推出“Longchamp個性定制工坊”和“Longchamp巴黎進行時上海篇”兩個小程序,成為首個推出小程序的奢侈品牌。瓏驤不是唯一一家繞過淘寶直接進軍微信的奢侈品牌,博柏利(Burberry)與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LV)都是如此。淘寶一直以來的售假、低價吸引消費者、自身的定調與定位自然是被否定的重要原因,但這些大品牌更重視進駐第三方平臺是否可以保持其排他性和尊貴定位。微信的用戶的自主性可以做到這一點。微信用戶和品牌都可以通過小程序、公眾號等方式實現個性化和一定程度上的獨立性,而且用戶必須關注瓏驤的公眾號才可以進行后續操作。微信構建了奢侈品直通消費者的橋梁,讓品牌有了給消費者提供服務的空間。
由京東、淘寶、微信這三者與奢侈品電商的合作歷程來看,進入中國的奢侈品品牌會以平臺的保真口碑為硬性指標,以能提供優質的、排他性的購物體驗為門檻和壁壘來選擇第三方平臺“觸電”。奢侈品的電商之路,在中國這個電商大國還有豐富的故事題材。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