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密會劉強東有啥化學反應?

前不久,和馬云就新零售模式爭得面紅耳赤的娃哈哈帝國創始人宗慶后,如今卻也轉變思路。
近日,有媒體公開報道,京東董事長劉強東和宗慶后兩位大佬密會并對百萬便利店等計劃在內的新通路進行商討。
如果上述消息屬實的話,娃哈哈也將成為傳統企業試水新零售的代表者之一。據記者了解,不僅娃哈哈,也不乏其他快消等傳統企業在試水新零售領域,其中首先接觸最多的是自動販賣機領域。只是,向來以傳統快消產品起家并一直延續至今的宗慶后對互聯網虛擬經濟其實一直持有保守態度,為何這次卻能有如此積極的轉變?線下實體店的布局對電商和傳統企業們幫助又有多大?
宗慶后密會劉強東?
近日,有媒體報道顯示,宗慶后與劉強東在6月24日進行了會面。見面過程中,雙方探討了在通路、技術、供應鏈等方面的合作。一位是紅遍互聯網圈的翹楚劉強東,一位是叱咤快消行業的曾經首富宗慶后,彼此突然會晤會產生什么樣的化學反應?不禁引來了業內的諸多聯想。
為此,記者試圖聯系京東和娃哈哈雙方官方以期獲得當天雙方的商談內容,但最后未果。不過,記者在近日北京舉辦的食品安全周上獲悉,一位娃哈哈內部人士表示,聽到的消息是此事還在洽談,還沒有最后結果。
其實,隨著阿里1688零售通、京東新通路的推出,便一石激起零售行業千層浪,一時間令傳統零售行業整天都沉浸在“狼來了”的心理陰影中。但從此次宗慶后和劉強東的會晤似乎令原有的火藥味散去了很多。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對互聯網虛擬經濟一向持保守態度的宗慶后,這次與劉強東一行的會面格外不同,除了對京東新通路模式大加贊賞之外,還對新通路業務作出利潤支持的承諾。
而就在去年底央視《對話》欄目上,宗慶后還怒懟馬云的新零售是胡說八道,把實體經濟搞得亂七八糟。而馬云也在公開場合回應,娃哈哈思想太保守,會被淘汰。如今局勢卻已現戲劇性轉折。
再度接觸零售
談到娃哈哈,外界所想到的首先是營養快線、娃哈哈礦泉水和AD鈣奶等飲料產品,其實娃哈哈的業務遠不止于此。娃哈哈曾涉足奶粉、童裝、白酒和商場等非飲料業務,多元化程度超乎外界想象。
不過,遺憾的是,作為飲料界甚至是快消界的宗師級人物宗慶后,卻對非飲料業務之外的業態模式玩不轉,事實證明,這些多元化業務不是夭折便是以失敗告終。但娃哈哈在零售和新技術領域的探索始終都未停下腳步,之所以不被人知曉,只是還未被成功案例引爆而已。
其中不乏設在杭州的大手筆投資娃歐商場。當年娃歐商場從選址、裝修、采購到開業,真正的籌備僅用了4個月時間。主觀來看,這表現了宗慶后雷厲風行的作風,展現了娃歐團隊的強大執行力;但客觀分析,如此之快的速度暴露了娃歐商場的準備不足。畢竟4個月開一家高檔百貨商場,對一家有豐富連鎖經驗的專業百貨公司來說,速度也非常可觀。而對一家從無零售經驗的企業來說,這樣的大干快上無疑有些倉促。
但不可否認的因素也包括娃歐商場開業是在2012年11月,其時中國百貨業“黃金發展時期”已經結束,開始進入“最壞的時期”。經濟下行、消費疲軟、電商沖擊、購物中心分流、慘烈的同行競爭,物業租金成為百貨零售企業的最大痛點。業內認為,娃哈哈雖然征戰商場多年,并一直做到中國最大飲料帝國,但走的卻是經銷商路線,沒有與消費者直接打交道的經歷,不具備現代零售基因。
此后娃哈哈在零售領域也隨之沉寂很久。
如果說娃歐商場是娃哈哈首次試水零售,那么近來對新零售等實體店的布局則是娃哈哈二次試水零售領域。包括此前對自動售賣機的接觸以及此次和劉強東之間的“密會”,都證明宗慶后想通了。
微妙的虛實經濟
一手打造了聯銷體模式的宗慶后讓娃哈哈的發展一鳴驚人。但近年來中國飲料市場進入寒冬期,增長放緩是不爭的事實。在中國飲料界縱橫數十年的娃哈哈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在渠道方面也面臨著傳統門店經營發展模式無法解決的難題。
快消品行業最激烈的競爭在于銷售終端。以同樣賣水的康師傅為例,早已投資了大型超市與便利商店的強勢渠道,其中就包括被特易購收購的樂購以及正處于高速發展的全家。此外,怡寶、農夫山泉等也都在渠道上攻城略地。
即便是與馬云之間的互懟,在宗慶后內心中并不是對當下新型銷售模式完全持有排斥態度的。
今年6月,宗慶后的二弟、娃哈哈早期創始人宗澤后對外宣布與深蘭科技達成戰略合作,簽下了3年10萬臺Take Go無人智能零售店,總金額高達近百億人民幣,并計劃在未來10年間將規模擴大到百萬臺。
包括此次被傳出來的宗慶后“密會”劉強東,如果消息屬實的話,可以看出宗慶后不僅愿意與京東展開供應鏈、技術、通路上的合作,還愿意傾斜利潤和資源做通路上的改革。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近年來,無論是線下傳統零售業還是線上電商都面臨著不小的發展困境。降低成本、保持利潤增長、尋求創新的發展路徑一直是零售業追求的目標。
{page_break}確實,傳統和電商布局新型零售模式已是大勢所趨。國內另外一家快消巨頭旺旺集團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透露,旺旺集團也在布局線下零售的新模式,包括自動販賣機或者是未來可能進入的實體店。在他看來,實體店起到的更多是形象和體驗作用,也是一個變相的宣傳廣告,但卻是未來傳統企業做電商或是電商企業們必不可少的。
無獨有偶,實體店近兩年無疑成為了香餑餑,2014年淘寶首家體驗店開業,此后亞馬遜和京東等電商巨頭們紛紛涉足線下實體店。
今年4月,劉強東公開表示,未來5年京東將在全國開設超過100萬家京東便利店,其中將有50%在農村。同時,蘇寧也高調宣布了其線下計劃,今年,蘇寧易購直營店還將繼續在全國范圍內新開直營店1000家,總體規模超過3000家等。“新零售是整個互聯網和傳統企業互融共通的新業態,互聯網企業缺乏的是實體展示和購物體驗,實體店缺乏性價比的優勢,二者的結合便產生了新零售。”中國食品行業研究員朱丹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新零售是未來整個零售行業的風向和趨勢。”
雖然傳統企業和電商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是線下,卻在布局的過程中有競爭和合作,二者在線下的微妙關系可能只有他們自己說得清。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