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R:與假洋鬼子爭天下
“現在商場里到處都是假洋鬼子。”坐在我對面的蔡靚聳了聳。蔡靚做服裝生意已經將近八年,目前她在自己創辦的印璽服飾有限公司擔任總經理。
旗下引進了英國著名品牌UNDER,個性初出彩的UNDER一上市就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追捧,銷售業績在同類服飾產品中一直居高不下。面對市場上越來越多的洋名品牌,蔡巧玲告訴我們分為兩類,一種是像UNDER這樣國外引進的品牌,另外一種是國產貨,由國內服裝企業一手運作,其設計生產和銷售渠道完全在國內,只是牌子的注冊地是在國外,她把后者稱為“假洋鬼子”。
“像我們大家都知道的XX服裝品牌,該牌子從設計到加工再到銷售全部都是在廣州運作,和巴黎沒有任何關系。只是在巴黎注冊了,開始的時候為了更像法國牌子,還特意在歐洲開了兩間店,后來都關了,目前國內服裝行業像這樣使用“國內生產、國際注冊”方式運行的有很多,法國、意大利等時尚之都都是熱門注冊地。”UNDER告訴我們,“整個操作程序很簡單,費用也不高。在巴黎就有一家辦公室,墻上掛了上百個中國公司的牌子,只有兩個工作人員,每天負責接聽電話。但很多服裝牌子在包括注冊地的其他國家都沒有銷售。”
這樣“走捷徑”的方式讓越來越多國內服裝企業跟風稱癮,各大高檔百貨商店集聚了形形色色的假洋品牌,而且銷售成績也不錯。“其實這些假洋鬼子的質量并不差。”她告訴記者,目前國內的服裝企業,從設計到生產已開始成熟,比較懂得做國內市場”被問及從國外引進UNDER的原因,她表示除了被UNDER的品牌魅力所吸引外,最初的初衷只是因為國內消費者的消費觀念所驅使 “國內部分消費者很崇洋,看不起國內牌子,商場在招商的過程中,也傾向于洋貨,這也是我考慮再三決定引進國外品牌根本原因,同時這也直接導致了很多假洋鬼子的出現,據透露,同一條生產線,同樣的工藝、面料生產出來的服裝價格,國外注冊的品牌可以比國內注冊的高一倍以上,這些是導致假洋品牌泛濫的關鍵所在。”“國內品牌國外注冊,這種表面上帶有欺騙消費者嫌疑的商業手段,從法律上講卻并不違法。”
采訪最后,當被問及是否擔心假洋品牌的肆虐會逐漸對UNDER的市場地位造成影響,蔡靚笑著表示不擔心,“雖然商場不管這種事,從法律手段上也行不通,但對于顧客來說,特別是一心購買真正洋品牌的消費者,這樣的“假洋鬼子”無疑讓他們覺得是一種欺騙行為,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精明,假洋品牌的熱門只是乘著國內目前消費觀念的東風,沒有長遠的發展前途。”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