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男裝版型大師是怎么樣煉成的?
近日,由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培訓中心主辦的男裝版型設計高級研修課程和品牌企業服裝設計師高級研修等系列課程,在中國業內引發了高度關注。
該課程是繼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培訓中心多次邀請日本女裝造型設計專家佐佐木住江教授和佐藤典子女士來華講學之后,首次以男裝版型設計為主題,專門邀請日本男裝版型大師級專家井口喜正來華進行專業技術交流。其目的是期望進一步擴大服裝專業技術國際化交流范圍,特別在男裝版型技術領域和品牌服裝產品開發以及原創設計領域,為我國服裝企業的設計和技術提升起到助推作用。在該課程結業式后,本報記者采訪了日本男裝版型大師級專家井口喜正先生。
大師是這樣煉成的
井口喜正,1947年出生于神奈川縣橫須賀市。其祖父于1911年在橫須賀開設“井口洋服店”,作為第三代繼承人的他,中學畢業后,就進入日本洋服專門學校學習。他一邊學習一邊利用休息日,幫助自家洋服店做事。父親是一位傳統的裁縫,縫制工藝很了得,但樣版卻不太在行,又很想知道新款式的情報,所以從那時起他便把從學校學到的樣版制作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當時在校的學生一年最多是做3套西服,而井口可以完成20套西服的制作,正因為如此,從學校畢業時他就完全是一個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了。
18歲畢業后井口喜正直接進入樫山(恩瓦德樫山)的技術研究室工作,“以這個年齡被錄取的記錄至今尚未被打破”。1980年他辭去了工作了16年的樫山公司的工作,不是因為不喜歡公司而辭職,而是因為過了30歲時,看看周圍真正有過硬技術的人很少,覺得有必要做些育人的工作,自此之后便作為VANTAN設計研究所的講師,一直延續至今。
他一方面與技術教育機構合作,一方面為企業服務。1983年進入“山本寬齋”公司,任“寬齋技術空間”所長。期間協助山本寬齋先生制作參加巴黎時裝發布會的作品以及賽事服裝的制作。“那時,很多奇特的作品為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井口喜正說。
因為日本國內服裝產業基地的縮小,技術方面出現空洞化的現象在不斷加劇,懷著危機感井口喜正憑借自己豐富的經驗,為技術的傳承做著不懈的努力。1988年,他辭去工作,正式成立了ERUMIYON公司,終于開始了以培養技術人才為目標的工作;并在網上開通了“培養男裝樣版專家的博客”。在博客中還設立了提問欄,“目的是為那些年輕人在不知道如何做的時候,提供一些有益的幫助”。除了通過網絡對年輕人進行指導,井口喜正還出版專著《男裝技術大百科》系列的西服篇的印刷版和電子版,以及基礎褲子的電子版。在日本更被稱為是“活在服裝制作技術中”的大師級制版專家。
技術要用身體來記憶
對井口喜正而言,中國并不陌生。此次受到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培訓中心的邀請,已是他的第4次中國之行。在短短一周多的課程里,他與中國企業的一線版型師深度交流,并親身傳授日本男裝技術的制版經驗,在談及對中國版型師的印象和感受時,他說,“中國學生不是完全按照老師說的去做,他們會有自己想法和主意。作為版型師還要多積累,多去看一些好的東西,在眼光和綜合能力上獲得提升。在授課過程中,我會根據每個學員不同的需求來教授他們需要的東西,讓學生用身體來記憶,而不是就技術而技術的記錄。”
我國現有的服裝企業中七成企業缺少合格的時裝打版師。在職的打版師中,絕大多數的制版師是縫紉工出身。不少企業是從表現較好的縫紉工中選拔制版師,然后再給制版師傅當一年徒弟,就成了打版師,其共同特點是“經驗型”人才,而隨著時代對服裝個性化需求的不斷提高,結構、款型的多元性,提升版型師的綜合能力素質顯得尤為重要。盡管近年來受國際先進造型設計理念和工藝技術發展的影響,中國服裝版型設計的整體水平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從版型設計和技術的總體水平以及版型師的專業素質來看,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很大的距離。井口喜正說,“在日本,版型師具有和服裝設計師同樣高的地位,因為分工不同,版型師的生命力要比設計師長。因為,服裝版型師作為品牌設計理念的詮釋者和產品設計的實現者,在品牌定位、產品設計、市場銷售、內在品質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要想成為服裝產業大國、時裝強國,必須使版型技術與服裝設計同步發展。
工作以外,井口喜正還在橫須賀交響樂團擔當大提琴手,他的攝影技術也是專業級的水平,可以說是興趣廣泛。他會經常去歐洲采風,在他看來,設計與藝術、音樂都是相通的,周圍環境里的一切都會成為他的設計靈感,他經常在工作結束后去欣賞音樂會,他擅于在興趣與工作之中取得平衡。他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想以這種方式把我的技術傳承下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