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品牌中國造心知肚明 Prada被曝成本不超100歐
導語:Prada在香港公開招股暫定于6月14號到17號,發售價值20億美元的股份,是首家國際奢侈品牌企業來港上市。據其保薦人之一高盛公司的報告披露,Prada已將八成產品外包生產,中國就有其代工生產廠家,據業內人士透露,外包生產后Prada手袋的成本不超過100歐元。
1913年成立的國際一線手袋做代工的工廠,但是在記者再次電話確認時卻遭到了否認。
記者:很多報道說麥氏企業是為Prada做代工?
麥氏前臺:沒有的沒有的。
而麥氏企業老總麥志業的秘書卻并沒有否認,轉而回避了這個問題。
楊秘書:我不能回答您這個問題。
Prada位于上海的中國區公司公關部的回答也如出一轍,難道是Prada總部下了封口令?
Prada:我們中國區是不做任何回答的。
就在麥氏皮具和Prada都對代工一事諱莫如深的時候,一家在網上公開賣各種名牌包包和鞋子的網站銷售,卻對記者說他們都是從代工工廠里拿的貨,然后以這些大牌的高仿產品銷售。
高仿商:我們是做高仿的,我們都是從廠里拿貨的。
記者:從什么廠里拿貨啊?
高仿商:有Prada啊,LV啊,有這些。
“荒唐”意大利制造
一位在江蘇既做自己的內銷品牌,也為國際奢侈品做代工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所謂的“意大利制造”僅僅指的是包包上的一個鈕扣或者一條拉鏈,甚至連這些零部件也都是中國制造。
業內人士:Prada半成品在中國做,可能70%,80%在中國做,然后去國外安裝,就made in Italy,Prada在中國沒有做成整包的,騙我們老百姓的。
這位業內人士還透露,國際奢侈品代工一事可以說是公開的秘密,Coach已經很干脆地印上了“Made in China”,Prada雖然死也不愿意承認,但是代工確實已經讓它的成本下降很多,一個價格在二、三萬人民幣的Prada包包,成本不超過1000塊,利潤率甚至達到10倍、20倍。
業內人士:像Coach在中國做,也就45美金,一個包,292,再加關稅,350多,賣到4500,最其碼10倍的利潤。Prada包的成本,用的皮料比Coach貴,60到80歐,最多100歐。
對外經貿大學翔琦奢侈品研究中心主任朱明俠認為,很多人購買國際大牌,為的就是包包內里那一條印著“Made in Italy”或者“Made in France”的標簽,也就是所謂的“產地效應”。
原產地效應
朱明俠:奢侈品,很多消費者追崇最主要的是有一個原產地效應,哪里制造,是企業打造奢侈品的一個賣點。
截止今年1月31號,Prada凈利潤達到2.51億歐元,卻背負著40.86億歐元的債務,高盛集團認為,Prada大約30%的全球銷售額都是靠中國買家實現的,而此次Prada香港上市的宣傳賣點也是能夠滿足中國對奢侈品的需求。但是代工廠的存在卻擺明了這樣一個事實, Prada可以說是用著中國的廉價勞動力,掙著中國人的錢,再融中國人的資來還債。但更現實的情況是,朱明俠認為,即便存在著代工工廠,也不會影響Prada的第五次上市。
朱明俠:原材料是統一控制,質量統一控制,有一些品牌不光在中國代工,也在其他發展中國家代工。包包來講只是一個產業密集型產品,企業來講也只是一個品牌效應。
物以稀為貴 Made in China還叫奢侈品嗎?
眾所周知,奢侈品牌以其原產地的精美工藝突顯其尊貴,而很多消費者也以其原產地作為評判奢侈品價值的標準之一。畢馬威最新發布的《中國奢華體驗》報告顯示,中國消費者的品牌意識正在提升,中國消費者最喜愛的品牌來自法國,其次為意大利。中國富有的消費者最鐘愛的商品包括法國的化妝品、香水、服裝和手包,意大利的鞋,以及瑞士的手表,而在選擇酒精性飲料時,他們會選擇“國貨”。
曾經純正工藝的工匠需要幾十年來打磨其技藝,一代一代的傳承才成就奢侈品牌獨特的DNA,但如今制造工廠里流水線上年輕員工們在日復一日重復著相同的工作,奢侈品牌大量的外包生產會不會破壞其價值?
Francis Gouten認為:“那些外包生產的時尚奢侈品牌,如果不加以嚴格控制,的確會破壞奢侈品牌的價值。”
Francis Gouten強調奢侈品外包對不同層級的消費者產生的影響不同。“要記住很多消費者購買奢侈品是因為品牌的商標,通常我們看到兩層級的消費者,最高層次級的奢侈品消費者追求排他性,而第二層次的消費者他們只是在收集商標而已。”
但對中國消費者的心理,國外奢侈品牌們應該是要精于掌握的。
墨爾本商學院市場營銷副教授的Mark Ritson接受本報采訪時指出:“奢侈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成長其中一個障礙就是,在中國市場有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中國消費者不喜歡在自己國家制造生產的奢侈品牌。所以像之前Coach將產能轉移至別國有可能是想增長中國銷售額的一種嘗試,因為該品牌將中國視為美國和日本之外最重要的市場。”
針對奢侈品牌越來越多的外包生產現象,Francis Gouten提出建議:“不要只追逐短期利益,真正的奢侈品牌不是年輕的品牌。尊重你的顧客,這才會讓你的品牌受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