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布鞋又時興
上世紀80年代,進口皮鞋賣得最好,那個時候人們趕時髦;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更注重生活品質,舒適的布鞋又好賣了。
“別看這個柜臺才6、7米長,這里有130多個品種呢。”葛大姐一邊點著貨,一邊向記者介紹道。
葛大姐是步瀛齋大柵欄店手工男鞋柜臺的售貨員。從1984年開始,她已經在這個店工作27年了。
27年來,步瀛齋完成了從老牌企業向“青睞。{page_break}
400多元買一雙布鞋貴嗎?
“你看這里,這是學徒做的標記。”葛大姐指著一只鞋底說。按老百姓的說法,純手工納的千層底兒才算純正的老北京布鞋。在這只鞋底緊密有致的十字針腳底下,隱約還可以看見用鉛筆打的記號。
“步瀛齋同款同號的布鞋,鞋底的針數是固定的,基本上每平方寸納80至100針,針腳橫平豎直,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鞋底的柔軟。學徒的功夫還不夠,就需要先在鞋底上劃好針腳記號。”葛大姐告訴記者,納這樣的一只鞋底,平均需要一個人一天的工時。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這種慢工細活不禁讓人咂舌。
實際上,完成一雙血統純正的步瀛齋布鞋需要四五天的功夫。制袼褙、裁剪鞋樣、圈邊、填制鞋底、納鞋底、悶底、裁剪鞋邦、沿口、上鞋、上鞋楦、烘烤……一雙鞋需要經過幾十道工序。
隨著“前店后廠”時代的結束,如今還能對具體工藝如數家珍般道來的只有葛大姐這樣為數不多的老人兒了。“我們現在基本是外包生產,步瀛齋提供技術標準。”在步瀛齋工作30多年的經理劉亞洲告訴記者,這幾年隨著用工成本的提高,純手工布鞋的成本上升很快。
面對攀升的成本,步瀛齋保住老字號招牌的方法是堅持不降低品牌的水準。“我們的布鞋價高,但是規矩,在工藝上不敢有任何松懈。”劉亞洲說事實證明,品質是老字號品牌的立足根本,品質立住了,市場自然會打開。
400多元的布鞋好賣嗎?
對于葛大姐來說這不是問題。就在跟記者介紹的半個小時里,她就賣出了3雙。銷售的過程出人意料得簡單而迅速。“很多都是回頭客,只要穿過就會愿意再買。”葛大姐基本上不用多費唇舌去介紹復雜的手工工藝,布鞋上腳的感覺已經說明了一切問題。
相對于家中老人的手工布鞋,步瀛齋在技術上進行了一些改良,比如反上鞋幫,使針腳藏在里面,從而更美觀。而相對于市場上的低價布鞋,步瀛齋則通過優質的面料選擇和純手工工藝保證了布鞋的舒適性和耐磨度。
當然,最好賣的還是一兩百價位的布鞋。“我這雙是185元買的,穿了一年多,還沒壞。我們這種工作,鞋子一定要舒服。”葛大姐指了指自己腳上的黑色布鞋。在飯店吃一頓飯的價錢買一雙舒適合腳又禁穿的布鞋,對于越來越追求生活品質的現代人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用帶著侄女來的70多歲的步瀛齋粉絲韓女士的話說就是:“這么大名氣的老字號,這么好的品質,這個價位,值!”
“上世紀80年代,進口皮鞋賣得最好,那個時候人們趕時髦;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更注重生活品質,舒適的布鞋又時興起來,在步瀛齋這樣的老字號做銷售員,好干。”葛大姐說,她一天可以賣到10000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