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克CEO許志華:我最痛苦的是看人不準
許志華32歲,如果大四那年父親不找他談話,他應該是我們身邊諸多高級白領中的一員,過得富足平常。
現在,他是福建匹克集團的CEO,畢業10年胖了50斤,仰坐在酒店咖啡廳的沙發上,很有點大佬的做派了。
他打理的是父親許景南一手創立的家族產業。上世紀80年代中期簇生的一批民營企業家,現在大都已步入花甲之年,“接班富二代”陸續粉墨登場--
1994年,23歲的魯偉鼎接替父親魯冠球任浙江萬向集團總裁;
1998年,34歲的莫林弟擔任江蘇永鼎集團總經理,2000年,接替父親顧云奎任董事長;
2000年,34歲的周海江接替父親周耀庭擔任紅豆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0年,35歲的梁昭賢接替父親梁慶德成為格蘭仕集團董事長;
2002年,世貿集團許榮茂之子許世壇出任世貿地產銷售總監;
2004年,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瑤病故,其子王瀚接班……
《險道三十年》作者丁子江在為中國民營經濟作傳時統計,至2003年,中國300多萬家民企中,80%為家族企業,其中90%以上屬于子承父業的交接模式。
老子和兒子、傳統與現代、創業與守成、世襲制與職業化……每一對父與子的對接都有故事,在他們中間,許志華與父親許景南的交鋒、磨合、默契、傳承既特別又普遍。
家族生意于我何干
許志華非常欣賞比他大8歲的同城企業家丁志忠,這位晉江鞋王初中都沒念完,卻把安踏從一個小鞋廠打造成一家國內領先的綜合體育用品上市公司。
丁志忠20歲時仰視的人恰恰是許志華的父親許景南。1989年晉江滿街都是雜牌運動鞋小作坊時,許景南注冊了“匹克”商標。1991年,匹克贊助了雄霸國內籃壇多年的八一籃球隊,成為當地第一個在全國打響的自有品牌。
許景南最初是公社的板車隊隊長,靠著閩商天生的商業嗅覺和勤懇耐勞投資過汽車隊、包裝廠、拖鞋廠、木箱廠、機轉廠等十多家公司。
1983年,進入中國市場3年的耐克公司在泉州投資建成第一個耐克鞋廠,許景南瞄上了他們,托熟人談下了為耐克做配套加工的合作。
1988年,他開始籌資建廠,沒料到,廠子剛建好,耐克就從泉州搬到了莆田。“耐克的工廠撤銷后,它的技術人員、工人,80%都到了我們公司。在生產制造上,我們一開始就是高起點,很多企業還是手工作坊時,我們就已經是流水線作業了。”20年后許景南的回憶里仍充滿了自豪。
這個先發優勢讓匹克成為國內體育品牌多年的領跑者,在許志華的印象里,父親和他所創立的企業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就像是站在電梯的人,站著不動,也會一直向上升”。
1997年,匹克無形資產估價將近兩個億。許志華對強勢的父親和家族企業的叛逆也達到了頂峰,他報考了遠離家鄉的四川大學,成為川大電子學院的一名新生。
他對家族生意沒有絲毫的興趣,煩透了被人稱為“許景南的兒子”。在大學畢業前他沒有受過任何的商業訓練,許景南回憶說,“我從沒有刻意培養他,一次公司的內部會議他都沒有參加過。”
除了每個假期徒步旅游,他的同學沒有看出這個瘦瘦的福建男生同他們有什么兩樣,沒有人發現他這個隱匿的“富二代”。
他是學院的學生會主席,早早從華為集團拿到了待遇優厚的offer,還作為4個優秀學生之一被推薦到了國家行政學院。
“從政或者是給別人打工,做個高級白領,壓力不大,日子過得也好”,是他在2001年的畢業人生設計。
他對家族產業不太關心,隱約覺得自家的匹克運動鞋沒有耐克、阿迪達斯那么時尚,但并沒有多想。直到父親許景南找他談話時,他才意識到匹克已經落入企業發展的下降通道了。
丁志忠的安踏已經取代了匹克晉江鞋王的地位,2000年僅靠運動鞋這一單一品種就在全國拿下3億銷售額。除此之外,還有30多個大大小小的晉江鞋業品牌開始圍剿、蠶食匹克的市場份額。
“明星代言+央視廣告”的銷售戰略風行一時,據統計,在央視體育頻道亮相的晉江品牌2000年有16個,2001年為33個,2002年為36個,2003年則增加到44個……每年央視可以從晉江運動品企業的“造牌運動”中吸金2個億。
許景南對兒子直言了他的苦惱,坦陳自己沒能及時應對由批發到零售時代的轉型,銷售渠道不暢、競爭者迅速崛起、成本居高不下、管理層內訌、缺少創新……
他并沒有要求許志華放棄手中的工作合同,回到匹克來幫助自己,似乎只是想跟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兒子談談心事。
許志華自己做了決定,不去華為,回到父親身邊。從小到大,父親沒有這樣跟他談過,“從小我父母都沒怎么管過我和我弟弟,上幼兒園都是自己去,大人沒有送過。他們整天都忙,我很小就自己做飯。”
他覺得這樣的教育方式很好,自己跟弟弟都很自立,“我爸還有一點很成功,他別的不講,總是講你們長大了,要有責任心,有做男人的責任心!”
在家族企業遭遇困境的時候,回來支持父親,許志華說,這就是當兒子,尤其是做長子的責任。
跟父親拍桌子
2002年,匹克簽下在央視投放300萬廣告的合同,臨近付款,才發現公司根本沒有現金。
2003年,許志華費盡氣力與中國籃協談下了“CBA戰略合作伙伴”的協定,開始沖擊中國第一籃球運動品牌。沒料到合約未到期,安踏殺了進來,掠走CBA聯賽唯一指定裝備贊助商的冠名權。
初涉商戰的許志華重挫之下,一時竟不知前路何在。他說那是他人生中最苦悶的時光,群狼環伺,各路大牌明星都被同行們簽了個遍。
“丟掉CBA之后,我一時找不到更好的資源,想去找NBA,但當時NBA也看不起你,他們正在和李寧合作。”
那時候他進入公司已經三四年時間,漸漸明白做事不易。剛進入公司的時候,他是出了名的爆脾氣、壞脾氣,雖然對商業一竅不通,卻自信沒有事情能夠難得到。
“心里著急,恨不得立馬讓企業脫胎換骨,又心高氣傲,總覺得手底下的人那么簡單的事情都想不明白,那么笨。”他討厭封閉的企業文化、討厭權謀、討厭父親身邊的老油條、老好人。公司高層會議上,因為跟父親觀念不合,父子倆當著外人大吵,互相拍桌子。
父親對他的保護和苦心,他過了很多年才明。他被分派去管銷售、管品牌建設,“我爸不想我陷在人事斗爭里,這些領域都是新的,沒有那么多復雜的利益劃分,更重要的是,以前沒有人做過,你一做就容易出成績,在企業里,你只有靠業績來獲得認可,獲得地位。”
許景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流露出對兒子的心疼,“我有時也常感覺孩子們壓力太大了,他們犧牲了很多。但想到當初我也是20出頭就開始艱苦創業,為了這個品牌,為了這個企業的未來,現在不給他壓力,未來的擔子更重!”{page_break}
陪老婆發呆也好
在他的影響和力主之下,2005年,匹克在堅持原有的以籃球運動裝備為核心的專業化道路的同時,正式啟動了“品牌國際化”戰略。小牛隊后衛杰森·基德 (Jason Kidd)、火箭隊小前鋒肖恩·巴蒂爾 (Shane Battier)等7位NBA球星為其代言,與國際籃聯 (簡稱FIBA)成為官方合作伙伴。
高速的利潤增長和鮮明的品牌戰略終于使匹克突出重圍,公司獲得來自紅杉中國、建銀國際與聯想投資三家私募基金投資機構近6000萬美金的第三輪投資。2009年9月29日,匹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業績連續3年保持60%以上的增長。
公司里罵他“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的人閉上了嘴巴,有人將公司的質變歸于少帥新政,歸于年輕的操盤手對老邁國王的挑戰和勝利。許志華卻搖頭說不,他對父親的尊敬和欽佩不減反增,父親的“賭性”和眼力總令他慨嘆。
在他和父親之間有種奇妙的平衡,10年前他剛進入企業,火氣十足,大砍大伐,父親在他這個冒犯者、改革者與企業成長慣性之間努力做著調和、平衡。現在,企業重回上升通道,他反而保守起來,父親許景南卻是“賭性”更足。
“通常我只希望30%的增長,父親的胃口卻大得多。他一直想在中央臺大規模投放廣告來實現80%以上的增長,但我認為投入產出的風險很大,企業可能承受不了。我沒有選擇豪賭廣告拉動市場的方法,擔心‘打腫臉充胖子’會把自己拖死。”
父子倆對“去家族化”有大方向的認同,但在具體操作層面卻存有分歧,他是堅決的推行者,他做不到像父親那樣,“把打理企業當作全部的生活,一年365天天天準時上班,大年初一都在辦公室里……”
他想有正常的家庭生活,正常作息,妻子懷孕后,他堅持每個周末都在家陪她,“陪她看電視、打麻將,哪怕發呆都好,我不想跟爸爸那樣完全放棄日常生活。”
旅游、攝影這些愛好他也不想放棄,工作10年來,他只有今年春節給自己放過一次假,去尼泊爾徒步。
他深知職業化是解放自己的唯一出路,這一點上,父親也贊同,但不像他那么急切主動地找人,“找到好的職業經理人真的是很難,我最痛苦的是看人不準,這一點,我父親比我厲害,他跟人只談幾句話,這個人行不行,怎么樣,他大概就知道了,有時候我跟一個人聊半天也不知道這個人到底怎么樣。”
時常看走眼的遭遇并沒有打擊他搭建平臺的決心,“我不指望我一眼相準誰了,我就搭一個平臺,用賽馬來代替相馬。”那個理想的職業經理人什么時候能出現,他不確定,但無論如何,他下了決心,不能10年之后再休第二次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