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童鞋生產將邁向有行業標準檢測的數據時代
1月20日訊 近日,記者從“首屆中國行業標準檢測的數據時代。
據該項目的構思者及負責人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高級工程師丘理介紹,這既是中國第三次的腳型測量,也是惟一一次專門針對中國少年兒童腳型的測量,它將填補我國在兒童腳型數據方面的空白,有利于提升我國兒童鞋的舒適性、健康性及整體工業水平,從而加速兒童鞋業標準化、規范化和部件裝配化進程。
成人鞋“縮小版”造成足患重重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30歲以上的人群中,只有25%的女性和15%的男性未受腳病困擾。在眾多腳疾患者中,只有少數是先天性的,大部分則是由于兒時腳受到傷害或穿鞋不當而造成的。
“缺乏強制性標準,多數童鞋是成人運動鞋的‘縮小版’,是造成當下童鞋產品健康性能現狀不容樂觀的關鍵原因之一”。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研所主任龐曉忠告訴記者,童鞋生產企業簡單復制了成人運動鞋的標準規定、生產材質、生產工藝及設計要求,兩者差異不過在于尺寸方面。他表示,兒童的骨骼處在生長發育期,足部空間的要求和成人鞋的空間要求完全不同,正是生產“嫁接”標準導致了兒童鞋質量安全隱患。
對于當下童鞋是成人鞋“縮小版”這一說法,中國皮革協會制鞋辦公室主任衛亞非表示認同。她認為,童鞋檢測時,部分指標采用成人旅游鞋的標準,這遠遠不能滿足提高童鞋舒適度的要求。如何界定一雙童鞋是否穿得舒適,亟須行業標準來規范。
建立新腳型數據庫迫在眉睫
據了解,世界鞋業界公認,鞋楦、鞋號標準需每五年修訂一次,修訂的基礎參考數據來源于腳型測量。歐美國家一直比較重視本國人民腳型規律的研究,對兒童腳型則更為關注,甚至將兒童鞋作為“保健商品”來制作,并于上世紀90年代開始引入生物力學研究兒童鞋的合腳性及舒適性。
中國的近鄰日本也是對腳型研究較為深入的國家之一,除建立專門的腳型研究機構外,還聯合幼兒園、學校等公立機構,對兒童的腳型變化及腳的健康狀況進行定期監測,為國家相關機構提供參考。
據丘理介紹,新中國成立后,我國曾先后開展過兩次腳型測量。第一次為1965~1968年,當時測量了約25萬人的腳型,并據此制訂了中國鞋號、鞋楦尺寸系列標準,統一了中國鞋號,為我國制鞋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基本參考數據。但那次測量主要以成人為主,兒童僅限于小學生,且沒有明確的年齡分段。2000年,我國進行了第二次腳型測量,由于受經費、測量手段影響,兒童腳型測量從數據選擇、樣本含量均不能滿足需要。
“這是件關乎行業與社會的公益大事,六合兒童產業作為專注兒童事業發展的機構,有責任也非常榮幸能參與此項目”,中國少年兒童腳型研究數據庫項目執行單位六合兒童產業總經理陳樹青告訴記者,去年11月份,他組織公司員工到泉州泉港天竺中學進行首站腳型樣本測量與采集。當時測了100多人,其中就有20%高足弓,20%扁平足,再加上其它不同程度的腳部問題,只有20%左右的健康腳型。
“建立新型腳型數據庫,已逐漸成為中國制鞋業在新一輪市場競爭中,搶占發展先機的當務之急”。參與中國少年兒童腳型數據研究庫開發的北京體育大學運動生物力學博士吳立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許多外國制鞋業紛紛搶灘我國兒童鞋的高檔市場,已有一些跨國公司在我國測量分析中國人的腳型。如日本的商業集團“伊勢丹百貨”,就常年在我國賣場收集測量兒童腳型數據,以作為品牌進入中國的參考。而在比利時等國家,不少童鞋專賣店已開始設有腳型測量儀器,銷售員在推薦運動鞋時,先利用儀器為顧客測量腳型,測量包括顧客追趕跑跳時腳型的變化,以及腳型的異狀,再建議顧客購買適合的鞋款{page_break}
資金缺口是破冰之旅最大難題
“歷時長,工作量大,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項目”,據參與中國少年兒童腳型數據研究庫的北京體育大學運動生物力學博士吳立娟介紹,該項目的樣本采集涵蓋我國行政劃分的七大區域,測量年齡在1~17歲之間,總測量人數高達14萬人次之多。
對“光榮而艱巨”這一說法,該項目承擔單位六合兒童產業總經理陳樹青深有同感。陳總透露,該項目采集范圍廣,測量人數多,歷時長,將耗費資金近百萬,而目前尚無企業正式參與,只有浙江風行鞋業有限公司等少數幾家企業對此公益項目表示濃厚興趣,更多的企業正在洽談中。
“資金將是我們面臨的最大困境”。陳樹青表示,人力上,該項目借助高校力量推廣;渠道上,可以依托知名童鞋品牌遍布全國各地的終端門市采集腳型樣本,但資金卻成為了困擾他的最大問題。“走一步,看一步吧,畢竟我們一直在前進路上”。陳總笑著告訴記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