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鞋企跑馬圈地決戰終端市場
安踏去年賣出近四千萬雙鞋、五千余萬件服裝,平攤起來,每十五個中國人就擁有一件安踏產品。龐大的門店集群支撐了這樣的數字。“今年安踏計劃分別將安踏店、兒童店及運動生活系列店分別拓寬至8200間、五百間及一千間,再加上斐樂店預計年底將增加至三百間,安踏體育旗下各個品牌的總店面數將有機會突破一萬家。”安踏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說。也就是說,安踏將進入“萬店時代”。
渠道建設成運動鞋企盈利增長點
不僅是安踏,同是福建運動鞋企的361度表現同樣不俗,該公司2011年度上半年店鋪總數將達到7263間,未來公司將維持其每年新增六百到八百間門店的擴張速度,從目前的開店情況來看,公司認為該目標可在年底達到。此外,公司管理層還計劃每年開設三百間童裝店,并計劃于2012年把童裝銷售占比升至10%。從以上數據顯示看,到2011年底,361度開店總數突破八千不成問題。
緊隨其后的還有眾多國內一線體育用品品牌,李寧、匹克、貴人鳥等品牌早早制定了萬店計劃,計劃三至四年內將門店數量拓展至萬家。
渠道建設正在成為運動鞋企未來擴張的工作重點。由于有體育用品公司動輒數千家門店數量的事實做為參照,門店數量未來仍有極大增長空間,“預計未來三年,它們的銷售收入和盈利增長仍主要來自于渠道的快速擴張。”
誰離消費者越近,誰獲得的價值越多。“流通環節純批發的作用越來越低,其前端價值被制造商的剛性成本上漲削減,后端價值被品牌商或零售商逐漸分割,企業利潤率越來越低,所以開始向零售終端發展”,曾在九牧王、美邦等公司擔任戰略負責人的投資專家曹益堂也說,“掌控店鋪資源,提高利潤率。”
擴張有風險 開店需謹慎
“盲目擴張導致的后果是燒錢過度,不切實際的店面和瘋狂的廣告宣傳都增加了運營成本,使其負債。”品牌戰略專家李光斗說。
零售連鎖行業必須保持足夠的現金流才能維持其高速正常運轉,“擴張越快,資金受到外部的影響越大,很難從根本上把控風險”,“如果把錢過多地用于擴張,再遇上需求不振,很容易遭受滅頂之災。”“跑馬圈地”的背后,市場容納極限、營銷管理水平等都拷問著運動鞋企的終端擴張熱潮。短期內大規模的終端擴展,一定會為企業帶來更多成本負擔,給品牌帶來更多管理、經營層面的挑戰。
“‘萬店時代’所折射的并不僅僅是市場容量的擴大以及品牌實力的增強,更多還表現在市場整合的提速以及經營風險的放大。”比藍國際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李凱洛說。
“品牌運營最終還是得講單店的贏利能力。”李寧公司表示,將在未來整合一部分業績不好的門店,通過提升單店銷售收入來促進公司業績的增長,關店的數量可能高達五百至六百家。{page_break}
通過比照最近幾年李寧門店數和營收增長情況,體育用品觀察人士馬崗認為,李寧公司現有門店銷售收入提升還有較大空間,“公司已有門店增長并不高。”
這種做法很符合業內人士周凱慶的看法,“店鋪規模達到八千或者一萬,僅僅是個數字,對于商家而言并無本質區別。即使這些品牌都能如期發展成為‘萬店’規模,也仍然是一種常規的獲利模式”,他說,“尋求更優的獲利,提高單店利潤才是品牌要考慮的問題。”
學習迪卡儂:穩扎穩打 有序擴張
“法國人最愛的100家企業”中,歐洲第一大體育用品連鎖品牌迪卡儂超過了宜家和可口可樂,在正式進入中國12年后,穩扎穩打的迪卡儂開始擴張:20年內在中國內地開出近千家門店。在提升單店利潤率方面,迪卡儂也花了不少功夫。
迪卡儂在中國的店面也在向自建地方向發展。迪卡儂中國區發展總監劉林鋒介紹,目前迪卡儂23家店面中的4家是購地自建項目。購地項目一般是由總部出資,其他的擴張費用則由已處于盈利中的迪卡儂中國公司自己負擔。“我們會把盈利的錢拿出來,盡快擴店。這也是出于長遠發展考慮。”
迪卡儂的門店很少設在市區內,而是開在交通相對便利、租金更低廉的郊區,并盡量設立在宜家和百安居等大型零售品牌附近,面積為2000至8000平米不等。
以迪卡儂一家4000平方米左右的門店為例,全職員工只有30多人,兼職員工有100人。即使是周末繁忙時,一排貨架也只會配備一到兩位一線的銷售助理,并且這些銷售助理幾乎一半都是兼職人員。
為了擴張,迪卡儂2008年的拓展人員數量翻了一倍,并為一些拓展員工提供了為期3到6個月的法國培訓。這套商業運作系統,形成了迪卡儂的競爭力,也成為了同行難以模仿的門檻。
“當迪卡儂一年開30家店時,就是質變的階段。”現在,一切都在通往質變的路上。而有專家分析說:“如果迪卡儂的擴張目標實現,將有可能壟斷大眾戶外市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