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鞋出口額創新高 占福建鞋類出口一半
來自泉州檢驗檢疫局的數據顯示,2011年1月至9月,泉州檢驗檢疫局共檢驗出口鞋類65078批、4.49億雙、貨值25.17億美元,出口額創歷史最高水平。出口量已占福建省出口鞋類近一半,其中運動鞋出口列廣東東莞市之后為全國第二位,進一步鞏固了泉州市世界運動鞋作為主要生產基地的地位。
境外設點建奇功
據介紹,泉州鞋類出口的增長得益于開拓國際市場力度加大。目前泉州有30多家制鞋企業與國際知名品牌建立生產和營銷聯盟關系,特步、安踏、匹克等泉州的多家鞋類企業在美國、俄羅斯、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商務機構和專賣店。同時企業通過參加廣交會、國內外著名鞋類博覽會,以多種方式開拓國際市場,積極走多元化發展道路,在鞏固歐、美、日市場,拓展東南亞及港澳臺市場的基礎上,積極開拓俄羅斯、南亞、南美和非洲市場,現銷售市場已遍及全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
最高單價達39美元
另一深層次的原因是,出口結構從“數量效益型”轉變。近年來,泉州鞋類出口實施品牌戰略見實效。通過加強科技投入,積極調整產品結構,不斷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技術含量,從“數量規模型”漸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目前已有200多家出口企業推行與獲得ISO9000、ISO14000和生態紡織品認證,部分企業獲得了國家計量檢測體系認證、英國SATRA認證以及CQC產品認證。其中“匹克”、“特步”、“鴻星爾克”、“亞禮得”等自主品牌紛紛走出國門,踏上國際之旅,每雙單價比出口平均價高1倍以上,最高的單價達39美元。
核心優勢短期不變
有專家認為,盡管目前全球經濟處于動蕩多變時期,更有歐盟國家深受債務危機的影響,但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出口優勢依然存在。本月初,海關總署副署長魯培軍在介紹前三季我國對外貿易情況時亦表示;“盡管我國外貿面臨著復雜和嚴峻的局面,但我國鞋服業的核心競爭優勢在短期內不會發生較大變化。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的地位仍將得到繼續鞏固。”
此外,由福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最新主持制定的《鞋類合腳性評價方法》和《鞋類運動控制能力評估方法》兩項標準,本月18日通過了國家工信部及中國制鞋標準化委員會組織的審定。舒適性和功能性的開發技術是當今國際鞋業的關鍵核心技術,而鞋類合腳性和運動控制能力又是其中的重要技術組成項目。專業人士稱,這兩項標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高于歐美現有標準水平。標準的提出,更有助于提升泉州鞋類出口的技術競爭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