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上風情-----仡佬族繡花童鞋
仡佬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現有437997人。貴州省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是仡佬族的發祥地。現在的仡佬族主要分布在貴州省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其余居住在貴陽市、六盤水市、遵義市和銅仁、畢節、安順、黔西南等4個地區,少數散居于云南和廣西。居住在貴州省的占民族總人口97%以上。 仡佬族歷史悠久,商周至西漢時期的“百濮”,東漢至南北朝時代的“濮”、“僚”都與其先祖有淵源關系。“仡僚”、“葛僚”、“僚”、“仡佬”,“土蠻”等是隋唐以后,各個時期對他們的稱謂,新中國成立以后,正式定名為仡佬族。
鞋襪方面,清末民初,貧者男多赤腳或穿草鞋,富者穿布鞋、市襪,雨天穿“釘鞋”(俗稱鞋爪)。婦女纏小足,穿軟底“內鞋”套“籠鞋”,再套“布草鞋”,鞋面繡花。建縣前后,纏足惡習漸除。男穿草鞋、女穿布鞋為主,穿線襪者亦不多。60年代,城鎮盛行穿膠鞋,農村多穿“皮草鞋”(以舊輪胎制作)。進入80年代后,不論城鄉,穿膠鞋、皮鞋、塑料涼鞋和尼龍襪、絲光襪者比較普遍。
精工巧織的仡佬族婦女以編織美觀牢固、不褪色的"鐵笛布"而聞名。仡佬族的繡花鞋口沿和鞋頭都有繡花,鞋頭略上翹,花飾部分占鞋幫的三分之一,造型別致、圖案美麗,色彩富有民間特色。您現在看到的是貴州仡佬族的童鞋。鞋底是白布千層底,結實耐穿;鞋面為紅、黑相間絨布鞋面,有耳帶扣,鞋頭繡有花卉圖案。鞋面由兩部分拼接而成,鞋后部為印花絨布,鞋為圓頭。
鞋底為布納千層底,鞋面為黑絨布,與鞋底交接處為紫色布,鞋沿帶作固定之用,鞋前端用彩線繡有對花,富有立體感,極受女孩喜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