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鞋服企業期待風雨之后的彩虹
外部訂單荒、內部各項成本都在上升,內外擠壓下,傳統加工貿易企業如果沒有較強能力來消化內因就會陷于絕境。記者走訪東莞、珠海,多位企業人士和專家都表示目前珠三角有70%的企業面臨生存壓力,加工貿易企業是“重災區”,而鞋、服裝、箱包等經營更是一度艱難。
火焰的光芒
在上述企業因為生存問題而努力奔波時,還有30%的外貿企業讓此行的我們看到了希望。早在幾年之前就開始升級轉型的加工貿易企業現在已經體味到了一點點從容,少數擁有核心技術的一般貿易企業則行走在“奔跑”的路上。
綠洲鞋業有限公司是一家1998年就落戶東莞的鞋類代工企業,在整個鞋類代工企業遭遇挫折之際,綠洲鞋業2012年1~4月訂單較上年同期增長約10%,公司預估2012年總出口量會達到1300萬雙,平均每月出口約100萬雙,而2011年年出口是900多萬雙。在訂單普遍不足的情況下,綠洲鞋業的訂單卻不降反升,這是為什么呢?“對傳統的代工企業來說,當下最重要的就是要通過管理升級達到節省成本的效果。”綠洲鞋業財務經理葉春榮告訴記者,他們公司有自己的開發團隊,根據客戶提供的鞋樣選擇相應的材料,力求在品質最好與成本最低之間找到最佳的結合點,以生產出讓客戶滿意、讓市場接受的產品。“2012年我們在產品上主打功能鞋,比如漫畫鞋,我們總的銷量在美國能排到第三名。限于成本的上漲,目前公司只接高單價的訂單,低價格的訂單已經不做了。”
傳統加工貿易企業不斷精細管理、提升產品附加值,而不少一般貿易企業主動出擊,把拓展新興國家市場提到了重要的地位,一家電子產品出口企業對記者表示,面對歐洲市場的衰退,該公司設有專門的亞洲區銷售總監,專職負責開發新興國家市場,目前已經在印度、日本以及東南亞等國都有訂單,“2012年6月1日開始的人民幣與日元的直接兌換,對我們來說也是好消息,可以減少我們對美元的依賴。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我們也是積極地開展。”中國電子進出口公司珠海有限公司出口的主要是小家電產品,公司在新興市場國家表現良好,2011年,公司對印度的出口額超過3000萬美元,占了全公司出口總額的1/4,對巴西市場的出口在公司中位列第六,泰國市場受到2011年水災的影響,從2010年的第二位降至第五位。“出口到新興市場是公司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但是不可否認,新興市場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這些市場并不是特別的成熟。”中國電子進出口公司珠海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表示,新興市場波動比較大,市場秩序有待規范。
受益于行業突飛猛進的發展,東莞萬士達液晶顯示器有限公司2012年的擴張規模是以往的好幾倍。作為蘋果公司公布的166家上下游供應商之中的一家,萬士達產能不斷擴大。記者了解到,萬士達在東莞近年來投資了大約27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陸續要進口10億多元人民幣設備。“銀行內部曾非常形象地將電子行業分為蘋果系和非蘋果系,只要企業符合行業發展趨勢就會發展得比較好。”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東莞分行副行長胡旭恩向記者說。
“正是這些大型企業的逆勢上漲帶動了我國外貿數據走出‘淺灘’。”筆者在東莞、珠海調研之際,多位政府工作人員表示大型外貿企業會在2012年下半年形勢趨穩之后業績會回升,而中小企業在其帶動之下也會走出低谷。{page_break}
命運在自己手里
通過對東莞、珠海的實地走訪,記者發現當下外貿企業發展存在明顯的階梯狀,表現出來了“兩重天”的截然不同的情況。
第一梯隊是脫胎于傳統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升級做得好、有核心技術和競爭力的一般貿易企業,這類企業以大中型企業為主,尤其是進入新興行業的企業,如勤上集團,它們會利用目前市場重新洗牌的機會,趁機加大投資,搶占市場份額。
第二梯隊是暫時遇到經營困難的企業,主要是一些大型加工貿易企業,他們從事傳統優勢產品制造,又具有較強的企業管理能力。這些企業經歷了金融危機催生的市場倒逼,大部分企業有了內生的轉型升級動力,正積極通過改進工藝、研發新產品、拓展市場、創建品牌等手段爭取早日渡過難關,比如綠洲鞋業,我們能看到他們努力的結果。
第三梯隊就是缺乏競爭力,以貼牌出主的傳統加工貿易企業,這類企業以小微企業為主,“滿天星”式地散布在珠三角,其當下經營最為困頓,存在進一步減產或者關停的風險。
盡管宏觀大勢上,東莞、珠海外貿企業運行主要指標處于歷史低位,但仔細追究,我們又發現這兩個地方的外貿發展質量有積極變化。從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升級來看,目前東莞已經實現了3500多家來料加工企業轉為法人企業,新增外資加工貿易企業研發機構65家;東莞在2011年的加工貿易中委托設計和自主品牌混合生產方式出口所占比重達40%,加工貿易內銷額同比增加10.47%。從引資質量而言,截至2012年4月,東莞新引進超千萬美元的項目50個,同比增加32.1%;珠海實際吸收外商直接投資5.73億美元,同比增加44.5%。從產業結構的角度看,東莞新簽和增資新興產業項目同比增長36%,珠海前一年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8家。
對于表現出眾的企業,當然是鼓掌喝彩,而面對更大群體、出現困難的加工貿易企業,很多專家呼吁要為他們的轉型升級提供更加良好適合的環境。加工貿易企業的轉型升級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穩定的政策環境來支持。超過九成的企業希望政府能夠實施企業進口設備增值稅臺賬空轉,切實鼓勵企業加快改造提升——2009年國家實行了增值稅轉型改革后,企業進口或國內購買設備均先征收17%增值稅,再由企業取得進項稅進行抵扣,這種“先征后退”的辦法,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企業資金的積壓。如果對企業進口設備的進口環節增值稅實行臺賬空轉,就將大大減少企業的資金積壓,調動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助推企業轉型升級。
各地政府為了保證外貿經濟,頻頻出招,東莞市政府拿出21條措施推進“外經貿增創對外開放新優勢”,出臺“加強重大項目招商引資1+5政策”,從幫扶企業到趁勢招商,不遺余力。珠海市新增8項政策進一步加大外經貿扶持力度,這些擬出臺的新政策包括《2012年企業開拓國際市場資金補貼辦法》、《出口退稅質押貸款貼息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珠海擴大進口專項配套資金管理辦法》、《服務貿易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
從輿論呼聲到政府政策都在為外貿發展爭取更好的環境,但是在這樣大浪淘沙的時代,每家企業的命運還是掌握在自己手里。“一家公司的好壞,不取決于外部的幫助有多大,更多的還是公司內部實力的體現。”楊新華從勤上集團自己走出的路子上看到,企業本身就是市場經濟的參與者,要面對市場競爭,每家企業都要面對外部環境的壓力和挑戰,所以企業要根據自身的實力制定運營戰略,如何組織資源,如何整合實力,來應對不確定的風險。外貿企業目前正經受風雨交加的考驗,但是我們也相信風雨之后有彩虹。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