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業商機----跑步產業成體育用品市場消費新亮點
要說現在最火的運動是什么?馬拉松絕對能夠排得上號。這個從前看起來枯燥無趣的運動,仿佛突然間重拾青春,成了眾人追捧的香饃饃。數據顯示,去年全國馬拉松參賽人數超過50萬人次,刷新了紀錄。今年北京馬拉松比賽,3萬個參賽名額13個小時被一搶而空。而昨天舉行的杭州馬拉松賽,參賽人數也再創新高。
馬拉松火了,也帶動了跑步經濟的快速增長。根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NPD發布的《2012全球體育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今年全球體育市場增長率有望達到5%。跑步裝備、馬拉松訓練營、跑步訓練APP(應用軟件)……馬拉松相關產業正在成為一塊待開采的富礦。
一身跑步裝備上千元
近日,記者來到迪卡儂杭州大關店,體驗如何購置一套入門級的馬拉松裝備。進入賣場,就能見到“跑步運動”類裝備排滿貨架,不過這兒賣的可不是跑步鞋、運動服,而是腕表、計步器和心率功能表。記者看到,計步器相對便宜,價格在99元至149元之間不等,而心率功能表則相對較貴,因功能不同價格也在199元至699元之間。
在賣場二樓一條50米左右的過道兩邊,擺滿了跑步運動產品,包括跑步鞋、跑步服、跑步褲、臂帶等,價格也因品牌不同而有較大差異,從百元至上千元不等。導購員告訴記者,因為馬拉松比賽的關系,賣場的跑步類產品的確銷量不錯,“來買的顧客還是男性居多,而且有不少跑步團體前來團購跑步鞋等裝備。”
導購員介紹道,對于跑步菜鳥,想體驗馬拉松比賽,只需要購買跑步鞋、服裝和心率功能表即可。最后,記者選擇了一雙六百元的跑步鞋、兩百多元的跑步服、一百多元的褲子和一只三百元的心率功能表,總計花費1400元。曾經一雙白球鞋跑天下的屌絲運動,如今顯然已經變身成為了高富帥。
迪卡儂相關負責人林祉彤告訴記者,杭州有很濃厚的跑步氛圍,如今正是適合跑步的季節,加上“杭馬”的影響,跑步裝備的銷量確實不錯。隨著越來越多人愛上跑步,跑步裝備市場的前景也會非常廣闊。
裝備銷售每年數千萬
就像玩單反相機一樣,研究越深,花錢的無底洞也越深。菜鳥級跑友和資深跑友的裝備,其價格也差距甚大。有資深跑友做過統計,如果每周跑步3次,每次超過5公里的話,3至5個月就需要更換一雙跑鞋。按每雙鞋500元計算,每人每年購置跑鞋消費1500元-2000元。
浙江跑吧是浙江長跑愛好者中最大的俱樂部,負責人張柏春是一名跑了23年的資深跑友。他告訴記者,一雙能穿3個月以上的跑鞋、腳底有橡筋和吸汗功能的短襪、一件透氣吸汗的T恤,是必備裝備。
不過張柏春表示,對于不同的人來說,他們參加馬拉松的裝備或多或少會不一樣。裝備真算起來種類也不少,壓縮衣褲、護腿綁腿、GPS+心率帶+步頻器、能量膠(棒)、電解質泡騰片(鹽丸)、水壺腰包、墨鏡、耳機……“如果我參加馬拉松,鞋子、衣服和測心率的手表是不可少的。” 張柏春透露,這些裝備總共需要2000多元。另外,護膝、護踝、髕骨帶等特殊裝備,也是一些關節部位不適的跑友必備的裝備,而這些加起來,也需要花費兩三百元。
記者在論壇上,看到了不少網友曬出了自己的跑步裝備。一個名叫千里馬的網友曬出他跑步的“豪華”裝備:除了千元左右的跑鞋外,品牌內衣、快干跑步服、皮膚風衣、跑步長褲的價格就超過了2500元,而一些看起來不起眼的配件,如品牌運動襪子一雙128元、手套175元、頭帶98元,更是引來其他網友羨慕。
記者還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戶外跑步愛好者中出現了不少“裝備派”,作為獎勵自己跑步的歷程,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搜羅一件新裝備。對他們來說一件新裝備,就是一種新體驗,一段新旅程。
據了解,目前浙江跑吧共有10多萬名注冊會員,其中有業余長跑愛好者近2萬人,有跑癮的鐵桿約5000人。記者粗略算了一筆賬,按浙江跑友2萬人,每人每年消費跑步裝備2000元計算,浙江地區跑步裝備銷售額就達到了每年4000萬元。
花錢學跑步受歡迎
除了擁有專業的裝備,學會怎么跑步也是一項技術活。那么,你愿意花上幾百元去學習怎么跑步嗎?事實證明,愿意的人有很多。
據了解,目前全國有不少跑步訓練營,國內外很多運動品牌也都推出了自己的跑步俱樂部和訓練營,并分期在不同城市舉辦。這些官方品牌的訓練營一般以免費體驗形式開展,并在體驗營銷中推廣自己的產品,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另外,北京等地也出現了專業的跑步培訓機構,“heyrunning”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機構之一。據悉,“heyrunning”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國際跑步社區,每年有4—6期訓練營,每期兩個月,每周3節課,平均下來每節課收費20元左右。另外針對北京‘上海等地的馬拉松比賽,也有專門的培訓項目,一般于比賽前兩個月開展,教授學員如何征服半程或全程馬拉松。該機構跑步訓練營跑步教練Dragon告訴記者,“heyrunning”在北京開辦3年,學員也從每期30人增加到了今年每期100人。
據Dragon透露,隨著機構規模的擴大,“heyrunning”已經將足跡踏到了北京、上海、廣州和香港,并準備向其他有知名馬拉松大賽的城市進發,目前正在考慮來杭州發展。
Dragon認為,跑步培訓產業今后將成為非常有前途的朝陽產業,“前景很好。因為現在民間出現了很多跑步團體,不少企業老總也向員工發起跑步的倡議,央視甚至開了一個‘跟5一起跑’的節目,組織媒體人跑步,從而影響更多人。”如此全民參與,跑步培訓產業想不火都難。
跑步類APP走紅
當然,并不是每個人都愿意付那么一筆錢來學習跑步的,而這也衍生出了一項特殊的產業—運動訓練APP。記者在安卓手機的應用下載中心搜索關鍵詞“跑步”,竟查到374個相關應用APP,其中包括跑步教練類、計步器、跑步歌曲、跑步記錄、運動心率記錄等各種軟件,下載人數最多的是耐克官方出品的一個名為“nike running”的應用,下載人數多達27萬。
另外,蘋果手機的APP Store里,關于“跑步”的相關應用也達到了328個,且不乏大量收費的跑步訓練教程。其中,一些APP用于專業馬拉松及半程馬拉松訓練,這類APP收費價格在15元至68元之間不等。從評論來看,有不少人下載過這類APP。不過相比動輒上千的實體訓練營,對于菜鳥來說,這樣的APP顯然更劃算。
除了價格便宜,其私人定制式的點對點個性化服務也是不少人愿意選擇它的最大原因。大部分訓練APP可以通過記錄用戶跑步長度、頻率、心率等情況,為用戶制定個性化的訓練方案,使訓練更高效,同時還能記錄用戶訓練軌跡。而這種服務,是普通訓練營無法做到的。
當然,營利是APP開發的主要目的。除了運動品牌官方的訓練APP,主要用于宣傳營銷外,一部分專業的馬拉松教程APP則選擇提供付費下載。而對于其他免費的訓練APP,在積累一定用戶后,其內置廣告的廣告費也自然水漲船高。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