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鞋市場細分化,如何切分“蛋糕”成焦點
細分化逐漸成為童鞋品牌切分兒童用品市場這塊蛋糕的利刃。但值得一提的是,兒童戶外細分化道路也存在著一些操作上的難度。為此,想到一個“松鼠理論”。
松鼠想吃到堅果,就要知道堅果是在哪里,堅果什么時候成熟才可采摘。想吃到堅果的松鼠還要學會跳躍技巧。如果有一環節沒做好,松鼠就吃不到堅果。戶外細分的童鞋品牌就像一只松鼠,品牌不光要找到目標消費群體,摸透目標消費群體心理,還要清楚地知道品牌該如何推廣運作。同時,童鞋品牌還要做好產品的研發工作,練習好“跳躍”技巧,“產品風格只有與品牌概念相符合,消費者才可能認可這個品牌。”
另一方面,細分化道路也要根據市場實際情況來確定,并不是說提出一個細分概念就能走細分道路的。前幾年,某個童鞋品牌推出一款‘暴走’鞋(既能運動又能滑旱冰的童鞋產品),欲走這條細分化道路。但這款鞋的消費群體實在太小眾了,加之產品概念推廣不利,消費者對于‘暴走’鞋并沒有什么印象,后來這條細分道路也就不了了之。
此外,兒童用品細分市場與成人市場的細分情況有天差地別的不同,不能光看見成人鞋市場中細分藍海中走出來的黑馬,兒童鞋畢竟在產品結構、營銷模式等眾多方面都與成人鞋行業存在很多差別,父母和小孩雙重消費者需求便是一個特殊情況。
例如,針對兒童鞋某一個細分領域做出定位時,企業首先需要賦予父母,也就是監護人對品牌理念和產品感覺,然后再針對他們的感覺再作出延伸,延伸到真正的消費使用者———孩子們。這些需要在對兒童鞋細分定位時加以權衡,畢竟兒童用品產業鏈有其特殊的營銷模式,并且品類眾多,產品季節性波動強,都需要企業一一考慮。
童鞋品牌要盡早“落位”
相比綜合運動,戶外市場本身就是一個小眾消費群體。走兒童戶外細分道路的兒童品牌是否就限制了整體的產品風格?童鞋品牌是否就被限制在“兒童戶外”這個品牌定位上?
童鞋品牌從一開始運作就應該確定品牌定位和產品風格。“我們不應該用“限制”這個詞來形容兒童戶外細分道路,“落位”這個詞更恰當。落位就是定位目標市場,確定好品牌與產品風格。童鞋品牌應該早早地落位
有業內人士表示,童鞋企業應該明白本身品牌的目標市場及消費群體。面對目標消費群體,童鞋品牌應該盡早確立產品風格。童鞋品牌只有早“落位”,清楚地“落位”,才能在多變的兒童用品市場多走一步。
這一點可以在明偉小駱駝、狄猛這些兒童戶外先行者身上找出幾許鮮明的印記。2009年,明偉給旗下小駱駝做出了清晰的定位———美式少年越野裝備,圍繞青少年戶外鞋、服、配件,對小駱駝展開延伸性操作,其著力點落在產品上,之后駱駝美式少年越野裝備積極推動賽事并成立了“中國少年戶外運動后備人才基地”裝備研發中心,通過一系列營銷戰略加深品牌定位。
事實上,對于兒童戶外品牌來說,從這個細分入手,意味著遵循了先生存后發展的自然規律,先通過產品支撐、市場細分來確定品牌調性。“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與狼共舞當初提出的七彩T恤,正是憑借這一產品賣點,與狼共舞找到了定位賣點。”萬泰盛(中國)有限公司副總陳炳高認為。
也許通過細分突破也不是一條捷徑,但“如果消費者一提起兒童戶外這個概念,就能對某個童鞋品牌有印象。那么我相信,與那些做大眾群體的童鞋品牌相比,這個童鞋品牌消費者并不會少。”馬德峰這么告訴記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