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走進涼鞋的歷史
因為有著極其簡單的構造,涼鞋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足上用品,它是從原始的包裹物演變而來的。在每一個地域的古代文明時期都曾經出現過涼鞋,而且它們的外觀結構看起來是如此的相似:在一副堅實的鞋底上綁系著帶子或繩。早在公元前3500年,埃及人就在潮濕的沙地上留下了他們的足跡──用草繩編結成和腳的大小相符的鞋底,并用生牛皮帶把他們固定在腳上。這種涼鞋非常實用,穿上它們可以使腳底免受干燥、粗燥地面的損傷,不足之處是腳面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聰明的埃及婦女們則把珠寶裝飾在上面,既防日曬,又美化形象。羅馬女皇們所穿涼鞋的鞋底是用金子鑄就的,稀世珍寶點綴在鞋帶上,性感、嫵媚,簡直令人目眩神迷。
日本人把編織的涼鞋叫做草履(Zori),波斯人和印度人穿著分趾疙瘩的坡跟涼鞋,非洲人用染色的豬皮縫制出“一腳蹬”的式樣。后來,拉斯夫人使用了毛氈,西班牙人使用了繩鏈。既然在寒冷潮濕的英國,他們還模仿著地中海來的侵略者穿起了涼鞋。但這些各種各樣的涼鞋與最原始的埃及式樣已有了很大的區別。
盡管有很多鞋可以揭示穿者的地位,但涼鞋卻不同。不論是顯赫的貴人,還是貧苦的窮人;不論是純真女孩,還是風塵女子都可以穿它。在中世紀,平民布衣和地位卑賤的人穿的是樸素的木制涼鞋,而那時的牡師和修道士們也都是這樣的打扮,以顯示他們對世間浮華的不屑。到了20世紀20年代,時隔將近1000年的漫長歲月,涼鞋又重新博得了人們的喜愛和青睞,成為流行之物。在各式鞋跟的陪襯下,它又重出昔日光彩,而且愈發迷人。得益于Ferragamo創造的金屬足弓墊,高跟鞋不再需要鞋尖來阻擋腳向下的沖滑趨勢。等到20年代末,腳趾又獲得了更多的自由和重視,它們被染成亮麗的紅色并從高跟涼鞋里探出頭來。不久又出現了一種新式樣,腳面上只有幾根細得像面條的鞋帶,女人們的腳就這樣毫無保留地展露在眾目本睽睽之下。
60年代期間,涼鞋又恢復了平底的風格,這一潮流是由Birkenstock掀起的。但到了70年代,那些用逼真的蛇皮和銀光化的皮革制作的迪斯科高跟涼鞋成為時尚的寵兒,平底鞋被人們丟到了角落里。不過,沒過多久,珠光寶氣的迪斯科風格讓人覺得有些輕浮和俗氣。80年代,一些大牌設計師,像Maud Frizon、Manolo Blahnilk和Bennis Edwards對高跟涼鞋進行了改良,較為收斂的腳面裝飾既性感又端莊。這些設計師向我們展示了古埃及人涼鞋的自然真諦──一雙好的涼鞋應突出腳的本色,而不是其他的花哨物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