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制鞋業總產值或達7千億
記者日前從即將舉辦的第二十四屆廣州國際鞋類、皮革及工業設備展覽會暨廣州國際鞋類、皮革制成品展覽會(簡稱廣州國際鞋類皮革展)主辦方獲悉,今年中國制鞋業總產值預計達7000億元。
據悉,廣州國際鞋類皮革展將于2014年5月28-30日在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開展,展商達1300多家,展位數和展商的數量預計均比上屆增加10%。
參展商普遍看好今年制鞋業的發展。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消費回暖的跡象開始出現。據尼爾森近日發布報告顯示, 2013年第四季度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達到111點,較第一季度上升3點,較2012年同比上升5點。
業界人士預計,得益于對今年中國經濟將繼續平穩增長的預期,消費者對鞋品及皮具箱包的消費信心也會有所提高。預計2014年我國制鞋業工業總產值達7000億元,比去年增長7%左右,繼續保持穩健增長的發展態勢。
對此,展會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環球經濟整體繼續呈現溫和復蘇的種種跡象,環球業界尤其看好中國乃至環球龐大鞋類消費潛力和制造需求。
相關鏈接: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世界制造業在不斷發展轉移,尤其是對成本極其敏感的制鞋業,從未停止過區位轉移。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先是從北美轉移到中美和南美,從歐美轉移到日本,隨后轉移到韓國和中國臺灣,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轉移到大陸東南沿海,同時,也有部分臺企將部分生產線轉移到印尼、越南等東南亞國家。
進入21世紀之后,由于全球最大的制鞋基地珠三角的制造成本快速攀升,一些在珠三角扎根多年的外資鞋企開始掀起新一輪往越南、印度、孟加拉等亞洲國家外移的熱潮。也有一些內遷,出現“南鞋北上、東鞋西移”的壯觀景象。
為耐克、阿迪達斯等品牌代工的運動鞋生產巨頭寶成工業一邊往安徽、江西、河南等中西部地區轉移,一邊往東南亞國家轉移,近年來在越南、印尼的生產線逐年上升,而在珠三角的生產線在逐漸壓縮。其中,2012年在中國大陸砍掉51條生產線,大幅度壓縮珠三角地區的生產線。專業代工生產阿迪達斯運動鞋的臺資企業萬邦鞋業,1991年到廣州設廠,之后工廠又搬遷到清遠成立萬國鞋業(清新)有限公司,隨后于2006年在印度設立工廠。巴西國際貿易商派諾蒙已把東莞等地一半業務轉移到四川、青島等地,還在重慶投建了制鞋生產線。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常務理事周世儉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曾用“無可奈何花落去”來形容制鞋業等勞動密集型貼牌生產產品的命運。他認為加工貿易現已完成其歷史使命,初級加工注定要被淘汰。
周世儉談到,世界產業轉移不會停止,美國市場上的皮鞋,1976年每100雙中有53雙是在美國生產,而2006年只剩下1.5雙,制鞋業基本“安樂死”。中國低端鞋業也難逃這一命運,世界制鞋格局正由高度集中在中國逐漸向東南亞等地區分流。
數據顯示,從2003年到2013年,中國制鞋工人工資增長了約3.5倍,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累計升值超過30%,加上其他成本上漲,利潤基本被蠶食。目前中國大陸東部沿海地區工人月薪大約是500美元,印尼大約300美元,而越南只有250美元左右。
根據亞洲鞋業協會調查的結果,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隨著中國制造成本節節攀升,目前東南亞鞋業已搶走中國30%的訂單。亞洲鞋業協會秘書長李鵬對此表示擔憂,稱假如海外訂單轉移加速的情況不引起注意,很可能沿海地區的大多數工廠在5~10年都將轉移或關閉,這個從業人數高達1900多萬人的鞋業將面臨巨大沖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