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拓展方向 制鞋企業規模擴大
截至目前,福建晉江有制鞋生產企業1532家,旅游運動鞋年產量占全國40%、世界20%。面對巨大的體育產業市場,在體育制造業的基礎上,晉江正在通過加快發展體育服務業,推動體育和文化、旅游、金融、互聯網融合發展,打造體育城市。
城市發展的歷史,就是城市轉型的歷史。當前,我國城市發展正處于加速轉型和全面轉型的新階段,需要建立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和諧有序的新型科學發展模式,走集約、創新、融合、和諧、綠色、特色發展之路。本刊開辟聚焦城市轉型專欄,希望記錄正在發生或即將發生的城市轉型探索,并通過一個個案例的報道探討相關話題。
在體育制造業的基礎上,晉江正在打造真正意義上的運動之城、體育之城。
一座城市一張名片,體育的魅力讓城市的發展又有了新的方向。安踏、特步、361°、貴人鳥等耳熟能詳的國產運動品牌都出自福建晉江,晉江因此也被譽為中國“鞋都”。第十八屆中國(晉江)國際鞋業(體育產業)博覽會將于4月18日召開,連續舉辦了17屆的晉江“鞋博會”升格為鞋業(體育產業)博覽會,不僅展會的內涵和外延進一步拓展,更是邁出了“鞋都”向體育城市跨越的關鍵一步。
2007年11月,經國家體育總局批準,晉江成為繼深圳、成都之后全國第三個國家體育產業基地,經過這些年的發展,至2014年,以體育用品制造為主的體育產業成為晉江第一個產值超千億元的產業,體育產業已成為城市新品牌。
上世紀80年代初,晉江鞋業就以合成革制鞋和塑料涼鞋聞名,當時主要以家庭作坊為主,生產和經營方式粗放、市場效益低下。而今的晉江制鞋企業都建起了寬敞明亮的廠房,引入國內外先進的流水線,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技術更新速度不斷加快、產品檔次得到較快提高,制鞋產業已逐漸達到規模化、集團化、科技化發展水平,培育了一批運動鞋服品牌。
但僅僅做好鞋是不夠的,由運動鞋服發展而來的晉江體育用品企業通過轉型升級,在體育產業鏈條上的布局越來越廣。其中,安踏2015年營業收入突破100億元,毛利率達到46.62%,通過實施多品牌戰略意欲在10年內打造千億級企業;361°與百度跨界合作,聯合成立“大數據創新實驗室”,全面拉開雙方在智能運動裝備領域的布局大幕,并攜手樂視體育構建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智能運動生態系統,整體發展“互聯網+體育”;貴人鳥通過投資虎撲網,聯合景林投資成立體育產業基金,探索“互聯網+體育制造業+體育服務業+文化傳媒+金融”的新模式;浩沙國際則開始嘗試開發新的服務市場,與全國多家醫院合作開發健康測評與管理應用,推廣“醫療+體育”智能健身模式。
去年,晉江體育產業總產值超1100億元,占全市總產值的29.7%;體育產業增加值380億元,占全市GDP的23.75%;擁有國家級體育用品品牌42枚,體育用品上市公司21家,服務全國的外向型體育健身娛樂企業1家,1家企業成為巴西里約奧運會官方贊助商,2家企業成為中國奧委會贊助商。晉江的體育產業已積累了雄厚的基礎,構筑起了完整的體育產業鏈條。
除了擁有自己的體育用品品牌之外,參與承辦國內外頂尖體育大賽,也是打造強勢體育品牌和體育城市必不可少的渠道。在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鮑明曉看來,要打造國家體育城市,晉江更要打造真正意義上的運動之城、體育之城,讓它變成城市的影響力、經濟生產力、文化傳播力和社會的親和力,從而打造差異化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晉江市通過“體育賽事與城市旅游融合、體育制造業與工業旅游融合、全民健身與休閑旅游融合”3個途徑,不斷推動體育與旅游深度對接融合,延伸產業鏈、提高產業附加值,促進產業轉型和城市升級。目前,已創建5家省級工業旅游示范點、21家市級工業示范點以及3家省級觀光工廠和2家市級觀光工廠。2015年,僅安踏公司就接待2萬多名游客,帶動銷售收入近千萬元。
去年,晉江專門設立體育產業專項資金,用于扶持體育產業基地建設、體育競賽、技術創新、品牌培育和人才培養等。今年,晉江還將發力做強體育用品產業,通過引進一批體育產業重點項目,推進體育產業跨界融合、轉型升級。近幾年,晉江市陸續舉辦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全國沙灘排球賽、自行車公開賽、全國健美健身冠軍總決賽等國內外賽事,通過積極參與體育競賽市場的開發,逐步培育起一批品牌賽事,帶動相關收入5000多萬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