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產業轉型升級求突圍
“園區正在加快整體推進,縣里也加強政策對接,特別是在營運資金調配、信貸額度提高等方面給予更多支持。”福建省漳浦赤湖皮革園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據了解,該園始建于2006年,早在2009年就曾因為環保風暴使園區建設陷入困境,停產整改成了皮革園區內12家皮革企業的共同選擇。整改 期內只有投入沒有產出的陣痛,使企業的資金鏈幾近斷裂,經營難以為繼。隨后經歷了數次整改,目前園區企業共同出資建設的污水處理廠已投入使用,12戶全部 重新投產,預計年產值達50億元。
赤湖皮革園正是當前我國皮革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皮革行業是一種高污染、高門檻、高投入、高產出、高奉獻的行業,被稱為是“永不沒落的朝陽企 業”。中國皮革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2月行業出口122.9億美元,同比下降21.1%。進口12.1億美元,同比下降10.2%。
有關專家指出,從經濟運行來看,數據不容樂觀,前景并不明朗。
開啟洗牌轉型模式“利潤直線下降,比之前少了好幾倍,訂單倒是不少,但接了虧錢,不接又要養一批的工人。”晉江市一家皮革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皮革產業整體利潤在暴降。
這并非單家企業的憂慮。“增速進一步放緩,今年整個行業面臨的問題可能是最近7年來最為嚴重的一年。以前高歌猛進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中國皮革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皮革行業最大的壓力是下游市場銷售乏力,負面影響較多,比如勞動力成本上升、環保壓力等。
對此,中國皮革協會分析指出,除了行業創新能力不足,品牌弱、渠道控制力不強,在全球產業鏈中處于中低端自身原因外,還面臨著市場需求增長乏力,國內低成本競爭優勢減弱、要素驅動模式難以維繼,產業向東南亞和非洲轉移、資源環境負荷接近上限等發展限制。
據了解,我國人造革合成革產業經過50多年發展,產量已占全球80%市場份額。在背后,大多數產品是簡單重復生產,產品檔次得不到提升,高附加值的產品仍然有很大缺口;整個行業產能過剩情況突出,產品競爭十分激烈。
“在福建,不少皮革企業放棄產品與技術創新,走不規范經營路線,開始靠投資房地產等高利潤平臺,補貼皮革業。皮革業一度陷入惡性競爭,產品附 加值不斷減少,逐漸喪失國內外市場份額。”業內人士指出,整個行業已經進入大洗牌時代,產品與技術的轉型與升級、創新與換代已然是整個行業發展的新趨勢。
增壓帶來新機遇
泉州是福建皮革業集聚地,然而環保問題曾經差點革去泉州皮革業的半條命,泉港、晉江安海等大傳統皮革產區遭遇洗牌。
特別是2015年,新《環境保護法》正式施行,很多中小皮革企業因環保不達標被淘汰出局。越來越嚴格的環保問題,不停地給皮革行業帶來壓力, 按照國務院此前發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6年底全部取締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小型造紙、制革、印染、燃料等嚴重污染水環境的生產項目。
“現在我們的企業排污治理全國一流,環保設施的投入占企業總投資相當大的比例,但污水處理問題需要進一步的完善提升。”泉州市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
在綠色發展的大背景下,環保政策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傳統皮革加工業自然首當其沖成為整治對象。“治污成本高漲,讓以犧牲環境換取經濟效益的發 展模式不再可行。”業內人士指出,環保政策高壓,正可以倒逼產業尋求轉型,實現可持續、高質量增長。“實力雄厚的皮革企業,在這一時期內將環保治理問題扎 實推進,等待市場好轉。”
中國皮革協會也強調,中國極具潛力的巨大內消市場、完整的產業鏈條、高效的產業集群、高素質的產業隊伍、世界第一的巨大產能優勢,都是中國皮 革產業發展的有效基礎支撐。隨著智能制造的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產業結構逐步優化,以及創新型人才的培育,將為中國皮革產業發展提供新的動力源 泉。
記者了解到,落后產能退出,為替代品帶來機遇。作為合成革的第三代品種,超纖革的手感、外觀等均可與真皮媲美,且具有抗磨損、透氣等更優秀的物理性能。更重要的是,其生產過程產生的污染要遠低于真皮與傳統合成革。
“越是行業不景氣,大企業反而要逆勢擴張,擴大市場份額,這是正常的經濟現象。”晉江市環保局副局長陳冬生說。
{page_break}尋求突圍之路
除了集中治污外,晉江皮革產業正掀起一股“技術熱”,用技術創新為晉江皮革業發展提供新動力。
一些企業還積極進行自主研發。作為皮革龍頭企業,興業皮革在2002年就成立了研究所,每年投入的科研經費達2000多萬元,目前已擁有7項國家級專利。
新品研發與科技創新,讓福建華陽超纖有限公司在行業內站穩腳跟。近年來,華陽先后與不少知名高校建立校企共研關系,并在去年6月成為合成革用超纖新材料研發基地,是國內四大超纖革研發或生產基地之一。目前,華陽正在參與13個行業標準的制定。
據了解,福建是我國人造革與合成革、皮革等產業領先發展的地區,技術工藝水平、創新材料等都在行業中位居前列,面對環保部門對污染行業的治理,福建皮革制造產業正圍繞建設生態文明制度創新實驗區推進工作。
此外,業內人士指出,皮革產業要實現轉型升級,要“換腦袋”和“換內容”。所謂“換腦袋”是指行業發展的理念;“換內容”則包含了整個產業鏈的重新整合和提升。
業內專家也表示,皮革服裝行業“擁抱互聯網”的程度毫無疑問將更加深入,而其內涵不僅僅是電子商務,更多地體現在大數據、云計算等對產業鏈帶來的巨大變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