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體育品牌 Under Armour前景難測
剛剛結束的里約奧運會上,憑借代言人“飛魚”菲爾普斯的出色發揮(參加四屆奧運會,累計獲得 23 枚金牌),其出演的帶有個人自傳性質的 UA 廣告片《Under Armor:Rule Yourself》也借勢大火了一把,國內觀眾討論甚廣的“飛魚拔火罐”鏡頭也正源于此片。
從一個為運動員提供專業體育用品的小眾品牌,到不斷擴展產品線,簽下一大票體育明星,UA 在美國市場的銷售業績曾在2014年一舉超越Adidas,成為讓 Nike 警惕的對手。此外,收購健身大數據社群,持續給數據上投入資源也給這家公司增添了不少想象力。
那么,這家公司的逆襲之路,如今走到哪一步了?2016年3月,分析師曾對媒體表示,庫里對于Under Armour品牌的價值相當于140億美元。然而這個8月,對于美國新興體育品牌 Under Armour(以下簡稱 UA)來說可謂是喜憂參半。
由于體育用品零售商 Sports Authority 的破產,作為大供應商之一的 Under Armour 不得不為之付出高達 2300 萬美元的減損支出,這直接影響到了UA 的盈利水平;在 Under Armour 8月初公布的第二季度財報中,UA 的凈利潤從去年同期的 1376 萬美元暴跌至634 萬美元,跌幅達到了57%;營業利潤也下滑了39%,至 1937 萬美元。
渠道受損讓 UA 的短期盈利不及預期。不過,再次通過體育明星賺足了風頭。Under Armour 的創辦人Kevin Plank 本人就是體育愛好者,曾經是美國馬里蘭大學橄欖球隊長。創辦這家體育服裝品牌之后推出的第一件產品就是走了專業范兒路線——干燥排汗的強力伸縮運動T恤。
這款緊身衣產品因為其貼身面料的舒適度與透氣性,傳遍了國家橄欖球聯盟(National Football League,簡稱NFL),緊接著,UA 又研發出專為橄欖球運動員定制的球場釘鞋。
這樣的細分領域專業體育用品幫助 UA 迅速起家,盡管單個市場份額不大,但 UA 很快憑借專業技術確立了其在該領域的影響力。另外,由于 Adidas 和 Nike 的產品線過長難以觸及這些細分運動品類,也讓 UA 規避了一部分的巨頭競爭。
另一方面,相比競爭激烈的運動鞋類市場,從運動衣切入也是一項明智之舉。
在鞋類市場,Nike 與 Adidas 依然具備不可撼動的地位。2011年Nike美國市場份額為41.9%,海外市場份額31.2%,Adidas則分別為10.5%和26.1%。2012年Nike運動鞋美國市場份額為44.5%,海外市場32%,Adidas則為10%和25.2%。
相比之下,運動衣市場的進入壁壘則顯得容易很多。2010年Adidas的美國和海外運動服裝市場份額分別為5.5%和15.2%,Nike則為7.0%和11.4%,到了2011年,Adidas運動服占據美國市場6.1%,海外市場15.6%,Nike分別為9.2%和11.2%。此外,運動服飾市場還有Puma、威富集團(VF.corp)旗下的 The North Face、Vans等品牌分散了市場份額。
這也和 UA 拓張產品線的策略相仿,2007年UA 開始主推棒球系列,2008年則進軍綜合訓練鞋,2009年則是跑鞋,直到2010年才開始推售競爭最激烈的籃球鞋,而從銷售數據來看,前期運動服飾的知名度有效提升了鞋類產品的銷售業績,UA 2014年財報顯示,其服裝銷售增長30%,鞋類增長44.2%,鞋類銷售額占比從2013年的12.8%上升到14%。
女性消費者正成為 UA 下一步重點關注的市場。從2014年至今,UA 陸續請來前Ralph Lauren、Adidas 的高級設計師 Tim Coppens,擔任全新產品線UAS的設計總監;同時邀請超模吉賽爾·邦辰成為代言人、并在多個城市的路演活動中開設女性專場,UA希望在2016年,女裝銷量可以翻番,甚至預測在未來,女式運動裝備的銷量將會和男士持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