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鞋革工業經濟飛躍發展
莆田工業經濟在改革開放中飛躍發展30年間增長200多倍。
一條條緩緩傳送的流水線,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新廠房,一個個充滿生機的工業園區……如今,無論是走進深山還是在莆田漫長的海岸線上,人們都能感受到工業文明火熱的氣氛,體味到經濟脈博歡快的跳動,這也是莆田改革開放30周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之一。
去年底,臺商郭秀松在莆田投資的第十家企業——成進鞋業的第一條生產線在荔城經濟開發區正式投產。3年前就開始建設的這家臺資鞋業企業征地50多畝,總投資約5000萬元,全部達產后,年產值可達1.5億元。
制鞋產業是莆田的支柱產業之一,上世紀80年代初,我市本著地理和人脈優勢,最早承接了臺灣制鞋產業的轉移。近年來,莆田鞋業迅速發展,每年新增上百條生產線。制鞋工業已成為莆田工業經濟中的第一大產業,目前已有各類制鞋廠家3000多家,其中上規模的200多家。生產各類運動鞋、皮鞋、休閑鞋、膠鞋,八成產品出口。今年7月中旬,我市被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授予“中國鞋類出口基地”稱號。
鞋革產業是改革開放以來莆田工業經濟飛躍發展的一個縮影。
市統計局局長蔣志雄告訴記者,工業是國民經濟的脊梁,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的發展必須依靠工業。改革開放之初,莆田的國有工業經濟可謂“一股獨大”,但在這背景下,莆田工業企業所呈現的卻是大量廠房破舊、設備老化、冗員眾多的景象,舉步維艱。經過30年的努力,莆田工業經濟已經成功實現了轉型,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主體地位得到確立,國有、民營、三資、股份等多種所有制形式共存共榮,工業企業開始步入良性發展的快車道。
“特別是近年來,我市把發展臨港工業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舉措之一,先后引進一批重大臨港項目在莆田落地,初步形成了以LNG氣電一體化、湄洲灣火電廠為龍頭的能源產業,以林漿紙一體化為龍頭的造紙產業,以國航修造船為龍頭的機械制造產業,以佳通輪胎為龍頭的石化產業等產業集群,形成了投資規模大、關聯度強、科技含量和產品附加值高、帶動作用強、產業集聚明顯的臨港工業雛形。”
據統計數字顯示,2007年,我市共實現工業總產值727.50億元,比1978年增長204.5倍,平均年遞增20.2%;實現工業增加值246.12億元,占全市GDP比重達48.1%,比1978年提高27.3個百分點。,工業已經成為推動全市經濟不斷發展的重要力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