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產業崛起的最佳路徑:依托資本市場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其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體育骨干企業和企業集團,形成一批有中國特色和國際影響力的體育產品品牌。《指導意見》還要求,通過加大投融資支持力度、完善稅費優惠政策等措施促進體育產業發展。近日,各大券商紛紛出具研報探討體育產業誘人前景。
目前A股市場有中體產業、信隆實業、探路者三家上市公司。除探路者經營良好外,其余兩家公司主營業務依然處于“邊緣化”態勢,即使像中體產業如此“根正苗紅”的體育產業上市公司,也難耐“寂寞”將部分精力投向房地產。此外,西藏旅游、青島雙星、北巴傳媒等上市公司也有涉及體育產業業務,但占主營業務比重很低。在境外市場上市的國內體育產業公司,包括香港主板上市的李寧、安踏體育、匹克、特步、361度,及在新加坡主板上市的中國鴻星。其中,李寧和中國鴻星市場表現良好,近年來股價與盈利同步上升,安踏體育表現更為強勁。
【華泰聯合】:
低碳經濟時代體育產業發力
華泰聯合近日發布研究報告。報告認為,作為國家層面首次出臺的體育產業政策,將在建立完善體育賽事資源輸出渠道、建立健全商業開發活動中的利益分配機制、推進體育產業結構調整、加大財稅支持、完善投融資體系、鼓勵體育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融資等方面取得突破。
報告判斷,體育產業作為“低碳經濟”中最具成長基礎的產業,將是“調結構和保增長”的新生力量。當前的產業化轉型使整個產業已到爆發型發展的臨界點。尤其是持續迎來多項重量級國際體育賽事,將使中國體育產業進入快速發展的黃金期。而中國經濟將在整體上由成熟階段向高額消費階段轉變,這為體育產業的加速發展提供了充分的市場需求和千載難逢的歷史發展機遇。
報告稱,中國體育產業已成為產業資本垂涎的露天金礦,預計每年2萬億元人民幣的巨大潛在市場,吸引著全球體育產業巨頭、商業賽事經紀商和體育用品公司,因而2009年是外資對體育產業投資快速增長的一年。隨著中國籃球“競彩”游戲的推廣、海南國際旅游島“探索發展競猜型體育彩票和大型國際賽事即開彩票”政策的落實,中國體育產業的政策禁錮將被突破,創新進程將加快。報告預計,在國際化、市場化步伐不可阻擋的產業潮流中,我國體育產業的蓬勃發展將倒逼市場機制的變革,尤其是媒體壟斷的利潤堡壘也可能逐步打開市場之門。依托資本市場發展壯大是體育產業崛起的最佳路徑。
報告認為,增持中體產業、探路者,關注信隆實業。中體產業作為國家體育總局控股的唯一資本平臺,是當前國內僅有的 、“含著金鑰匙”的國家梯隊體育企業;戶外用品行業的高成長,讓探路者在市場競爭中不斷贏取先機,該公司的品牌優勢、供應鏈管理優勢將提升成長空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